没有图片
 
 大讨论大推进
 
大讨论大推进
当前位置:首页 >>大讨论大推进
大讨论大推进  
简报(第23期)
佚名   2016-05-26

领导批示

市委书记、市长潘早云

对在外扬中籍人士的意见建议作出批示

扬帆‘十三五’ 开启新征程”大讨论大推进活动开展以来,在外扬中籍人士积极响应,热情参与,通过召开座谈会、来电来函等多种形式提出很多意见建议。市委书记、市长潘早云高度重视,对此专门作出批示:“请有关市领导、各镇街区、市相关部门专题研究。要把各位乡贤的建言建议融合到扬中转型发展的实践中,用创新举措和有效成果回报他们对家乡的关心和厚爱!

专题研究

市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大讨论大推进活动

5月26日,市党政联席会议专题听取了“扬帆‘十三五’ 开启新征程”大讨论大推进活动情况汇报。会上,市级重点课题牵头单位分别汇报告了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与会市领导分别对下一阶段活动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市委书记、市长潘早云作总结讲话。

潘早云指出: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市镇两级党委换届之年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的大讨论大推进活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到目前,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较好的成效。具体呈现五个特点:一是方案优,整个活动方案经过反复商量,多次讨论,由原本的大讨论方案扩展形成了现在的大讨论大推进的系统方案。二是氛围浓,市四套班子领导亲自参加亲自组织,推动活动的开展。三是范围广,参与人员覆盖老领导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领导、企业家、网民以及在外地、外国的乡贤。四是影响大,省内知名专家为我市发展出谋划策,镇江市委夏书记对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五是效果好,达到了巩固凝聚思想共识的目的。大家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对扬中“十三五”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共谋发展的信念,在讨论中都是溢于言表。

潘早云进一步指出:阶段性的成效为整个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要趁热打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优化提升,全力推动扬中转型升级发展。讨论是思想层面的,接下来要形成成果,指导工作,推进扬中转型发展。一要强化对重点课题的研讨,提升水平。重点课题有地方特色和一定的针对性,各有关部门要集中精力,加强调研,要更细更精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研究,强化思考,认真把关,拿出更高水平的成果。相关成果一定要确保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实在在,错位发展。要体现扬中发展的个性。同时,还要更多地借助外脑,借助智库,来提升我们调研的层次水平。二要强化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一是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要吸收到党代会报告中;二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扬中经验要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来进行宣传推介;三是扬中路径探索和对上政策争取力争融入更高层面的调研报告;四是课题成果列入干部轮训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结合效能提升,着手研究大推进阶段更有针对性的年度考核方案。三要查漏补缺。各镇街区、各部门要联系自身实际找差距找抓手,确立比学赶超的目标,明确工作举措,制定行动方案。年终要进行“回头看”。四要回应社会关切。在活动中,对于马上就能改、马上就能做的意见建议,要立说立行,抓紧改抓紧做,并及时回复。同时,对在外乡贤体现的真情厚意,我们要以各种方式给予反馈和感谢。

自查立改

市人社局:近年来,市人社局准确把握职责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就业社保两大体系基本完备。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人社队伍形象不断提升,人社工作在镇江地区保持领先。但人社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有:1、由于局办公场所较为分散,没有组建人社大楼,为民服务缺少综合性平台,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仍然需要提高,服务的满意度还不够。2、虽然人社部门在解决企业欠薪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企业拖欠工资的行为。3、省政府93号令关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没有完全执行到位,主要存在三大困难:一是执行新政策将导致用地成本大幅度飙升,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二是新旧政策待遇相差很大,必将引起被征地农民之间互相攀比,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大面积上访或许不可避免。三是新政策导致未成年年龄段人员与原来相比少了土地补偿费,费用差距幅度多的达几万元,资金分配矛盾较大。

下一步工作举措:1、关于缺少综合服务平台问题,我们将积极争取,以提高其他人社服务水平来弥补平台不集中问题。2、关于欠薪问题,将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打造集“办案、服务、监管、预警、指挥”为一体的维权指挥调度平台,加强拖欠职工工资等专项整治,依法打击严重侵害职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建立劳动关系动态监测预警和定期分析研判制度,依托基层调解组织、劳动保障监察网格,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3、关于被征地农民保障问题,我们将会同财政、国土等部门进一步做好前期调研,推进政策调整,争取早日按照93号令出台新政策,并提高已进被征地农民保障待遇标准。

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拥有相对便捷的交通、独特的岸线和突出的产业优势,自1993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创业,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短板和不足:一是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由于错过了上一轮沿江大开发的发展机遇,所以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岸线的成熟度不够,与其它地方比还有很大差距。开发区的岸线资源和腹地虽然没有开放利用,但也不是熟地,拆迁安置、土地调规、土地指标争取、道路管网建设等等,还需抢进度、抓力度。二是资金保障能力还不够。虽然开发区的平台公司在融资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如果对照开发区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还远达不到发展需求。而且,融资结构尚未持续优化,资金成本偏高,平台实体化运作也刚刚起步,造血功能不强。三是服务建设和发展的能力还不足。开发区的工作相比与苏南先进地区的开发区比,我们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工作成效,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在发挥产学研平台作用、培育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方面,我们还缺乏从信息收集、政策对接、资金扶持、风险控制到成果转化等一整套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做到一条龙、保姆式服务。

下一阶段,开发区将围绕项目建设、招商选资、三集发展等主题,紧盯“全年过百亿”目标,务实推进各项措施,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15%以上。为此,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1、突出项目建设速度,强化运行调度。重点推动智慧园区一期、智慧长江服贸融总部等一批签约项目开工,加快中小企业园、圣灏码头二期等在建项目投产步伐,力争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同时,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推进会、重点项目现场交办会,突出解决问题和矛盾协调,全面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经济运行调度有序。

2、突出项目落户速度,强化“双招双引”。一是注重节庆招商。确保4个以上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二是注重PPP合作招商。以市场化途径推动临港资源综合开发和高科技产业落户。三是注重新兴产业招商。重点推进移动式5S车辆维修车制造项目签约,招引银佳减震轨、应急装备产业园项目落户。四是注重人才项目招商。继续深化与华东理工、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基金+平台”模式的新型产学研平台,加快高端人才招引和科技成果转化。

3、突出项目集聚速度,强化“三集”发展。遴选、培育一批“技术创新高、产品转型优、企业成长快”的新兴企业入驻中小企业产业园,力争中小企业入驻不少于10家;依托中国电子智慧园区一期项目,结合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二期建设,积极引导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入驻科技创新园,力争全年新增入孵企业不低于20家;积极推动华东肉牛活体进口供应链项目落户,尽快完成圣灏码头二期拆迁腾地,年内实现港口对外开放。

4、突出功能提升速度,强化基础配套。分批启动智慧长江项目区、临港项目区、泛华项目区等多个区域的征地拆迁,确保全年土地整理4000亩以上,拆迁安置1400户以上。加速实施港湾新城二期、兴宏路改造、四号线延伸以及园区雨污管网建设和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确保改造管网10000以上,新建安置房面积15万㎡以上。同时,强化区街配套功能建设,启动实施兴隆医院搬迁、兴隆中学、三跃小学移址、三跃中心幼儿园改建、敬老院搬迁以及污水处理厂二期扩能等民生工程。

5、突出转型升级速度,强化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北鹏创投基金优势,主抓签约企业,力争上半年新增签约企业3家,新培育上市后备企业4家以上;整体联动推进“金屋顶”计划,重点加快兴隆防腐、新星工业小区等重点企业屋顶的配套设施改造,加快实施三跃、兴隆两大安置小区光伏发电示范点建设,力争上半年光伏电站开工4MW以上,居民屋顶光伏电站建设不少于80户。

深度思考

争当制造应用领跑者 打响绿色发展新品牌

2015年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率先提出绿色能源岛(太阳岛)建设目标,全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和就近消纳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品牌效应日益彰显,集成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政策导向激励作用明显。但也存在着核心研发能力不强、运维服务模式滞后、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人才智力支撑不足等四方面的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打响绿色发展新品牌。523日,国家能源局领导来扬调研,对我市绿色能源岛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下阶段,要完善《扬中市创建全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实施方案(2015-2020)》、《扬中市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实践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和就近消纳方式方法,形成全国示范和品牌效应。

二是主攻屋顶光伏发电,争当应用实践领跑者。我市土地资源紧缺,建设地面电站占用土地,要重点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企业屋顶、标准化厂房规模化应用,实施公共建筑屋顶、社区(居民点)连片开发。设立光伏扶贫基金,鼓励光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每年免费为贫困家庭安装光伏发电,增加稳定性收入,让更多低收入群体分享清洁能源成果。开展光伏养老和孝心计划,打破传统养老方式,引领绿色、清洁能源养老新风尚。

三是创新交易模式,打造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样板。积极开展电力市场交易试点,搭建独立交易平台,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供求价格市场化、交易平台独立化、交易机制健全化、可再生能源优先化,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选择具备条件的镇(街、区)或企业,探索自发自用、合同能源管理、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多种交易模式,通过区域电力自我调节和平衡,积累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经验。

四是注重科技支撑,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依托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新能源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围绕光伏制造、风电装备、核电配套等重点领域, 突破节能、低碳、储能、智能等核心技术,壮大工程电气与新能源产业规模。支持大航、大全、环太等一批优势企业拓展产品研发、电站建设、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维护检修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空间,实现从新能源制造企业向绿色能源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统筹推进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加快实施雷公岛“零碳岛”工程,加强与协鑫、金风科技、大唐风电等一批龙头企业合作,启动一批新能源微电网、风电、渔光互补示范项目,提升能源利用智慧化、绿色化、集成化水平。

五是突出市场导向,培植多元化投资主体。设立新能源应用产业基金,参与优质光伏电站项目的股权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能源领域投资,大力推广PPP、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权,探索“新能源+互联网+融资租赁”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量身定制金融创新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保险产品,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保险方案。引进专业化运维机构,建立电站智能管理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提高电站系统运维效率。

六是强化宣传推介,提高共建共享覆盖面。定期开展论坛、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邀请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把脉指导扬中新能源建设方向。举办全国性绿色低碳产品博览会,推广、展示最前沿理念和应用技术。加强与国内外新能源知名城市交流互动,让绿色发展“扬中模式”走上国际舞台。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生产、低碳生活理念,举办绿色能源进社区、“绿色发展美丽扬中”知识竞赛、摄影大赛等活动,全方位普及绿色低碳知识,扩大知晓度和覆盖面,激发全民参与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建设热情。 市发改经信委

  Copyright 2012 Yangz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您是本站第
4088058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