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片
 
 大讨论大推进
 
大讨论大推进
当前位置:首页 >>大讨论大推进
大讨论大推进  
简报(第20期)
佚名   2016-05-1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十三五”经济发展

沈坤荣

(根据录音摘要整理)

当前的宏观经济和政策取向,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撬动新一轮经济发展。

一、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一直在下滑,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到6.7%。从数据看,资本形成的贡献率跟原来相比在下降。下降原因跟进出口的负增长有关系,跟消费的负增长也有一定的关系,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经济投入上,原来20%的投资增长率,现在只有10%左右。尽管一季度有所回升,但这个数据还是很低的。而且,中央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政府并不一致。中央的投资上升很快,地方则是下降得很厉害。在税制改革过程中,也有不同的看法。从资金预算看,预算内资金有所回落,但还是正增长,国内贷款下降得很厉害,是负增长,说明银行不愿意贷款,靠具有不确定性的自有资金构筑的比例也很有限。制造业投资里面,最重要的实体经济的投资一直在下降,3月份有所回升,但还不是很好。房地产投资趋近于零增长。随着政策的宽松,资金量大量增加,但是增加的流动性不强,资金仅仅到了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和局部的副省级城市。因此,房地产销售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分化,一线城市的个别地方销售面积去年开始有所上升,三四线城市仍在去库存的艰难过程中。

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政策累积效应有所显现。从经济运行透露出的着底的趋稳信号可以看到,无论是投资增速、工业利润、社会用电、物价指数,都开始有所好转,但是好转有限,特别是社会用电的工业利润还是很有限。官方公布的经理人采购指数(PMI),确实在好转,尤其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得比较快,有55.3%,这是市场释放向好的信号,说明现代经济确实有所好转。这一轮企稳的逻辑依然表现为总需求的回升,还是利用投资来拉动。这虽然有利于眼前的稳定,但不利于中长期的结构调整,在企业利润下降、债务高启的双重夹击之下,债务消化的难度仍然很大。难消化的过剩产能在金融层面的积淀非常厉害,企业、银行的坏账很多,说明前几年过度需求扩张的后续负面影响在显现。

M2看,我国以往实行的是宽松货币政策,发行了天量的货币。目前处于政策的消化期:企业生产困难,制造业接连倒闭,局部地区风险显现,再加上股市的巨幅波动,各种负面悲观的情绪在市场里面蔓延。这样的状况使得主要依靠需求管理的思路难以为继。为什么难以为继?从银行看,不良贷款增长很快,四大银行的利率下降之后,国备也在下降,数据监管的红线越来越紧。如果简单采用债权转成股权的方法,很多企业开始违约。所以中国经济面临的不是短期的、周期的、外部的冲击,而是中长期的结构性的内部的压力。面对这个问题,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110号,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今年1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二次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提出五项要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二、如何认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标志着整个国家的管理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

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叫供给侧,一个叫需求侧,供给和需求是两个部分。需求侧就是出口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联系现状看,出口需求: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欧洲是第二大贸易对象,美国的金融危机、欧洲的债务危机之后,进出口下降特别厉害,贸易量减少。出口要确保正增长,决定于人家买不买。消费需求:由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国内消费在下降。投资需求:投资也在下降,一方面因为民间收入不够,一方面由于融资平台债务很多,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遭遇瓶颈。三个需求都出现问题,怎么办?从需求转向供给。

供给也有三个方面:资本形成,劳动力供给,全要素生产率。

第一个方面,资本形成。资本形成跟投资有什么关系?到底什么叫投资,什么叫资本?投资,比如花10个亿造一条高速公路,从征地拆迁,到施工养护,这些过程都要采购原材料,这就变成投资。但是当高速公路建好之后,就是一条有形的高速公路,这就是有形的固定资本。这条高速公路投资能不能有回报,要看车流量有多少,车流量越多回报得越快,车流量越少回报得越低,这就叫资本形成。再比如政府运作投资造一个标准厂房,是投资。有没有企业来租赁,或者卖出去了,就是资本形成。卖或租的价格好不好,要看是谁来做。资本形成由于边际收益下降,资本形成在下降。投资下降,使得资本形成下降,是因为很多投资是无效投资。比如投资一个污染企业,那资本形成是污染的;投资一个钢铁企业,由于钢铁产能过剩,资本形成是负面的。现在很多投资都是负面投资,资本形成在下降。

第二个方面,劳动力供给。原来农村劳动力很多,比如,扬中原来一部分农民去做供销员,劳动力不够,苏北、安徽的剩余劳动力流动到扬中。现在人口下降,人口红利消失。80后、90后不来了,没有人,工资再涨也没有用,这就叫人口红利的消失。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没有了。为什么工资涨上去没有用?等工资涨到了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高的时候,企业就要搬走。比如,ABB跟扬中电气企业合资办企业,发现现在成本很高,不如到越南去,越南成本低。越南成本高的话,可以去缅甸、斯里兰卡、柬埔寨建厂。

第三个方面,全要素生产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条道路,条条通向了经济复苏。同样的资本,为什么美国产出就多,资本回报率很高,原因是他们的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就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上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一样,是推动一国经济体增长的动力。统计项表现为不能被资本、劳动等要素所解释的,除了资本形成和劳动力供给之外,剩下的部分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核心部分就是技术进步和制度效益。与资本、劳动等要素相比,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增长更重要。技术创新,举个茶杯的例子,原来手工制茶杯效率很低,现在流水线效率很高,技术进步了。制度创新,举一个例子,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样的农田、化肥、农民,什么都没有变,就变了出工的方式,一项制度的变革使得粮食产量翻了两倍。

现在整个经济不好的原因,就是有效供给不足,而增加有效供给的关键在于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现阶段有效供给不足第一个表现是优质供给数量无法满足需求。举个例子:扬中有学区房,说明优质小学数量少,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别的国家是没有学区房的。第二个表现是质量不优。比如,中国生产的奶粉数量足够老百姓吃,但是质量不优,很多人到澳大利亚、德国去买奶粉。第三个表现是成本太高。比如养老要有养老床位,价格太高,想去住却住不起,抑制了需求。这些现象的存在,根子在体制。所以,增加有效供给,最终的需求关键在于改革。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路径。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产业结构。(详见《求是》2016年第7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改怎么改》),核心问题是简政放权,减少管制,破除垄断,改革国企,优化公共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加大开放的力度。因此,“十三五”期间,将从这些供给侧的改革入手,来重构经济增长动力。

供给经济学核心问题是减税,减少税收,降低企业成本。供给经济学跟凯恩斯主义不一样,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干预,供给经济学是用市场手段。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英国学者凯恩斯建议时任总统罗斯福用政治手段带动经济,开动印钞机器。后来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遏制了市场的力量,也导致了美国的赤字危机。面对赤字危机, 1977年到1980年,卡特总统沿用凯恩斯的战术,美国陷入了经济停滞、通货膨胀。里根上台后面临的是政府开支过多、财政赤字、管制过多、税率过高、通货膨胀。他提出要减少政府管制,促进企业创新,要减税,提高个人和企业家的工作积极性,搞一个自由竞争和有着企业家坚定信念的小政府大市场。他果断推行30%减税计划,个人所得税从70%降到28%,企业所得税从46%降到33%。过了四年,在他竞选连任的时候,经济开始反弹,税收已经上升,50个州有49个州投了他票(这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奠定了美国25年的长期繁荣。因此,美国民众认为里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改变了美国的行进轨迹。

供给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的启示,归根到底是市场的力量不断增强的结果。中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对当今经济的准确判断。

中国面临的问题并非简单的需求不足,一方面产能过剩,一方面国人蜂拥前往日本买马桶。中国经济真正的问题在供给侧的结构性缺陷。政府管得太多,要素价格扭曲导致了资源不能有效的配置,一些行业过度投资、过度发展。中国企业普遍停留在低成本竞争的阶段,目前供给现状是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老百姓已经富裕起来,需要吃安全的奶粉;需要坐舒适的,有电加热、按摩器的马桶;需要到有清洁环境的地方去旅游;需要家具精致化、个性化一点;需要孩子上更好的学校;需要养老有非常安全、整洁的床位,但是这些都没有,供给没有适应这样的需求。所以,真正的问题是结构性错位,而不是需求不足。

---要着力降低企业成本:降低制造业税率;降低社会保险费,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降低企业的财务利率负担。比如银行给企业贷款一个亿,只给五千万,还有五千万是承兑汇票,承兑汇票变相就是要企业交钱,变相把企业逼死。把实体经济逼死,虚拟经济又有什么用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降低电力价格,煤发电的价格很低,但是用很高的价格卖给企业,卖给老百姓。钱到哪里去了?少部分交了税收,大部分被垄断电力企业分掉了。电信成本也没有这么高,都被垄断部门分掉了。所以学生毕业后要到垄断部门去。一般公务员工资并不高,还是凭良心办事。凭良心办事一时可以,一辈子是不行的,激励很重要。现在地方政府要抓经济,不敢与民营企业家接触,整个社会都不知道怎么办。为了营造好的大环境、发展氛围,中央最近下发了很多文件。

---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要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兼并重组的方式来促进市场苏醒。中国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没有利润的僵尸企业,扶持他们,民营企业就成长不起来,资源都被占了。但是他们有就业,砍掉很难。另一个重点是要强调社会发展多元,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化解过剩产能,去掉一些债务沉珂等;要兜住民生和增长底线;要协调好各种关系。

---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这里最重要的是金融改革,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发展直接融资。所以,要学会和各种基金公司、投资公司接触,拓展投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杠杆,来推进供给侧改革,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要处理好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十三五”期间如何处理好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实现没有泡沫的经济增长,日本有教训,德国有经验。过去三十年,日德值得借鉴。1985年之前,日本和德国很相似,金融体系都是银行主导,股票市场也不发达,产业都以制造业为主,比较倚重于出口,两个国家都很健康。但是1985年之后发生了分离,日本废除了一个长期坚持的法律,允许储蓄系统资金自由流向房地产,房地产资金越来越多,很快形成了泡沫。五年时间不到,泡沫破灭,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德国严格规制房地产,从没有让住房成为可交易资产,秉承制造业传统,所以德国安全渡过金融危机。中国和德国、日本很相似,都是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一般来说很难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而普通法系国家,比如英美,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金融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财富可以通过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工具,尤其是股票等来保值增值,所以很多老百姓把房子卖掉,变成股票。美国在过去一百年内,股票的年均收益率是9%,而土地的价格一百年才上涨了24%。这是由于金融体系比较完全,不需要购买土地来实现保值和增值。大陆法系不一样,在金融体系不完全的国家,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土地承载了太多的功能,空间配置资源,财富保值和增值,抵押品的价值,往往将土地和房地产作为财富保值增值的工具。如果对土地和房地产不加规制,地价和房价就会很高,从而带动非贸易部门的上升,使得经济运行成本很高,会把工厂赶走,形成去工业化的现象。而去工业化导致的衰败、人口老龄化,最终会导致泡沫破灭,从而对经济造成结构性的、永久性的伤害。因为工业化才有人进来,去工业化,则人口就会减少,本来由于老龄化人口就少,现在更少。以昆山为例,“十三五”期间要减少六十万人口。因此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要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严格的管制,在这方面德国做得很好,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实现了没有泡沫的增长。而日本却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把资金投入到短期投机中,发生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现在的中国,关键问题也还是金融越来越远离资本形成的问题。金融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而是在吸纳利润。过去十年,房地产市场在很多城市形成了资产泡沫,同时也局部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整个国家一线城市是价格泡沫,收入跟不上价格上涨的步伐;三四五线城市是数量泡沫,人口匹配不了那么多房子。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苗头,中国已经开始步日本后尘,所以要亡羊补牢,实现没有泡沫的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严格管制;另一方面要发展适合中国的金融体系,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要拓展国内和国际两个发展空间。一方面要拓展国内发展空间。把原来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的经济带培育壮大,形成若干重点区域。主要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等。扬中在长三角的核心一带。我们的成长空间是很大的。另一方面要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中国的海外投资计划是把过剩产能推销到别的地方去。比如通过一带一路化解钢铁、水泥过剩产能;到非洲投资基础设施;到中东、南美洲、泰国建高铁;到尼加拉瓜挖一条大运河,挖运河本身推土机挖掘机用的很多,所以徐工集团、三一重工这种企业就会用掉很多产能;到巴基斯坦造码头、造高速公路。扬中的大全集团,很多产品可以走出去,智能电网等空间很大。需要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注意与需求环节的有效对接。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同时要拓展国内发展空间,把原来沿海、沿江、沿线的纵向经济带培育壮大,形成若干重点区域,主要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扬中在长三角的核心一带,成长空间很大。

总的来说,“十三五”期间既要考虑当下,更要着眼长远来考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三句话来概括国家战略:一、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发展总量。主要是一带一路,海外投资建设;二、依托创新驱动,提升增长质量。借鉴德国工业4.0推出中国制造2025;三、落实改革举措,提供制度保障。“十三五”期间,要驾驭复杂的环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两句话,一个是外部拓展的空间,一个是提质增效的质量。一个量,一个质,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要落实改革举措,就是供给侧改革,以外部拓展和总量增加的空间来赢得国内改革提质增效的时间。好在中国幅员辽阔,有足够的空间,足够的回旋余地。江苏生产成本很高,但在成都、重庆一带不高,现在他们生产的笔记本电脑都是从昆山过去的,还补贴五块钱一台。老百姓收入落差也很大,不发达地区两三千一个月还是有人干的,所以有足够的韧性。(我在一些文章里写了几句话,总书记、总理经常用:我们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我们有足够的韧性,这两句话领导讲的最多。详见《求是》2013年第八期《如何应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2015年第五期《适应经济新常态构筑增长新动力》,2016年第七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改怎么改》)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在哪里?

“十三五”期间产业行业发生变化,哪些产业是好的?从全国层面看,三个材料可以参考。一是《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明确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重点行业。二是国务院去年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共有十大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三是“一带一路”战略确定的重大发展产业行业。

对于扬中来说,最重要的一是保持好投资环境;二是特色环境营造。工业项目当然好,但是也要有错落有致的布局。在新的一轮发展中,要有精气神,也要集思广益,利用各种资源来启动新一轮发展。竞争是白热化的,建议大家去研究浙江的梦想小镇、创意小镇,基金小镇,它们不靠着城市,但是又不是太远离城市,相对独立。扬中也很特别,最典型的特征是长江里面一个岛。像美国硅谷,它不在旧金山里面,离旧金山五六十公里,但又是相对独立的一块地区。当然,这需要研究。

【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Copyright 2012 Yangz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您是本站第
408792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