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片
 
 权威解读
 
文字资料
视频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权威解读
权威解读  
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佚名   2016-01-21

《学习参考》第 1 期(总第168期)

《学习参考》编辑部2016 121

编者按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发展的精彩收官。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经济工作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认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把握全年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全面开启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新征程,合力续写“最美扬中”建设新篇章,现摘编推荐《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一文,供参阅。

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2015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条件

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调控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思路和政策取向

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2015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发展的精彩收官。当前,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国内外条件变化,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化解。国家将改变“多个宏观调控目标、多项调控政策”并行的局面,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兼顾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经济风险,加大改革力度,激活市场活力,实现增加有效供给和刺激有效需求双轮驱动。

一、2015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2015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内经济下行、财政金融风险加大的复杂形势,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2015年,针对需求不足问题,不断推出重大投资工程和消费工程包,取消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降低住房首付比例和住房交易环节税,完善出口退税和贸易便利化。针对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和实体融资成本过高,自201411月以来,五次降息、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利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利率下降。针对地方政府负债率高和财政政策有效性下降的问题,开展了存量债务置换,出台融资平台在建项目的续贷政策,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合作模式。对地方政府懒政进行问责,加强督导检查和简政放权,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这些举措初步遏制了经济明显持续下行的趋势。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这一增速在全球仍然名列前茅,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25%以上。

2、经济结构调整亮点纷呈,新的增长动力正在逐步形成

一是服务业主导趋势进一步显现。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加快调整,高技术产业增长10.4%,比整体工业增速高出4.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轨道交通设备等产品的产量实现两位数甚至成倍增长。二是需求结构继续改善,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网络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实现迅猛增长,旅游、信息、文化、健康等服务消费持续升温。三是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经济发展进一步惠及居民。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明显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四是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3、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微观主体活力不断被释放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取消、下放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商事制度不断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了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和上海华瑞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获批营业。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市场决定资金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价格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政府定价目录大幅度减少。服务业和制造业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限制类条目大幅度减少50%90%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实现网上备案。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有利于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二、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1、产业结构矛盾凸显

受外需持续低迷、前期产能扩张过快、国内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后需求结构从以用、住、行为主开始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等因素影响,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煤炭等重化工业出现相对过剩,有的甚至绝对过剩。电信、金融、教育、文化、养老、体育等领域被垄断和管制,阻碍了社会资本的进入,导致这些领域供给严重不足,价格过高。

2、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

经过十余年高增长后,我国房屋存量已大幅度增加,2013年城镇户均住宅超过1.05套,基本达到饱和点。房地产在建规模仍然较大,住房空置面积较多。与此同时,随着劳动人口减少和城镇化速度减慢,新增的有效需求减少,2013年当年近1300万套的销售量基本是房地产需求的年度高峰值,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趋势性下跌和周期性减速的双重调整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库存。根据国际经验和房地产周期变化规律,房地产调整期一般需要35年,考虑到2014年已经开始调整,房地产低迷至少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3、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

过去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出让、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产能投资。地方政府融资配合我国的财政支出,也放大了财政政策的作用。但地方政府的融资模式,也加大了产能过剩、房地产价格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的不断累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2014年底增至24万亿元。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融资的不断规范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使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同时,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减慢,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支出等财政刚性支出居高不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重。

4、企业经营困难

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低端劳动力工资上涨较快,社会保障支出压力较大,税收负担加重。自20148月开始,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三角债增加,严重影响企业投资意愿和生产经营活动。

5、潜在经济风险显性化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股市、汇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地方政府积累的大量债务需要置换,风险隐患防范和化解任务艰巨。

6、需求管理政策效果减弱

产能过剩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预算软约束部门的资金需求拉高了资金成本,违约风险上升导致金融机构流动性偏好提高,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水平波动不能有效传导到资本市场,货币政策效应明显减小。地方政府融资困难,债务负担加重,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投资乘数效应在减弱。

上述问题表明,这是经济发展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必须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6年,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大调整、大变革、大重组继续向纵深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复杂影响。

1、世界经济仍将延续温和低速增长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秋季报告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高于2015年的3.1%。发达国家经济改善,美国保持温和增长态势,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增长2.6%2.8%。日本有所改善,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增长0.6%1%。欧洲缓慢复苏,2015年和2016年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1.5%1.6%。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增长4%4.5%,但增长继续分化,印度稳定增长,俄罗斯、巴西等国经济继续衰退。

2、全球贸易难有改观

受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替代部分进口,以及世界价值链分工发生调整和转移、全球产能过剩、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近年来,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带动作用明显下降。过去30多年,世界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世界贸易量就会增长1.7个百分点。但2012年以来,贸易量仅增长1个百分点。短期内这一趋势难以改变,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长4%左右。

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大

美联储2015年底已经加息,欧元区国家、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大国仍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出现严重分化,由此带来的全球资产价格重估和投资配置的影响不可低估。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造成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外逃、本币贬值、金融市场动荡,这也将给我国的宏观管理带来挑战。

4、大宗商品价格中低位徘徊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不会明显增加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量,全球大宗初级产品需求增速低于供给增速。美元继续维持强势地位会抑制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美俄角力、中东局势混乱等地缘政治冲突加大了石油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

四、我国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1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讲话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1、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巨大余地和巨大韧性

目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仍在7%左右。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完整,国民储蓄率即便逐年小幅回落,仍显著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水平,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具有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综合优势。同时,我国也有条件通过存量资产的重置,发掘经济增长潜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我国的国家净资产有近40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净资产占30%左右,居民占45%左右,政府的净资产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土地。而很多发达国家政府的净资产基本为零甚至是净负债,居民净资产则占80%左右。只要我国加快国企、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的改革,发展好包括股市、债市的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负债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转化为居民和民营企业的资产,政府负债和企业高杠杆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潜在的金融风险就可以化解。

2、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将极大地调动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快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放开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促进了民营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势头良好。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通过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就会使得城市和沿海地区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农村和内陆获得新的优势,进而使得某些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这种跨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推进效应在大国就会产生新的生产力。

3、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扩大内需潜力并加快释放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收入增速明显提高。同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破除户籍、土地、教育等方面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将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4、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政策仍有运用空间

我国有效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在调控方向、力度和时机的把握上,在调控手段和工具的运用上,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我国宏观政策仍具备较大空间,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有足够多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和工具。

五、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调控目标

考虑到经济政策有一定的滞后影响,2015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举措还会继续发挥稳定作用,我国消费需求会保持稳定,基础设施投资、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

1、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探底

一是房地产投资继续探底,根据目前的房地产的开发节奏、资金到位情况、库存变化、销售现状,2016年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回落。二是制造业投资会继续回落。重化工业产能过剩将继续抑制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同时,消费需求稳定、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等政策,将提高轻工、纺织等消费型制造业的投资意愿。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基本稳定。调低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降低了投资门槛,能促进相应投资项目落地。但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财政收支压力加大、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进展较慢等因素会抑制基建项目投资。总体来看,我国投资增速将呈现稳中略降的态势,预计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9.5%左右。

2、消费需求将基本稳定

就业稳定和居民收入增加,夯实了消费基础。电商网购等新型消费模式,降低了流通费用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居民的购买力,增加了消费意愿。旅游、休闲、文化、健身等新兴消费模式和消费热点涌现。如果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切实提高消费品供给的质量,提高诚信水平,居民消费倾向会进一步提高。预计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0.5%左右。

3、外贸进出口增速小幅反弹

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性偏差。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和贸易温和增长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本是中性的。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有利于降低我国进口成本,为我国企业加速“走出去”和产能合作提供了机遇。但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将形成一定的冲击。《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正式达成,并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协调配合,主导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新规则,对我国形成了制约,部分贸易转移到协议的成员国内,一些企业重新考虑海外布局,将现有产能和投资转移到成员国。预计2016年我国出口将微增1.5%左右,进口将增长2%

4、低通胀局势继续延续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实证结果显示,产出缺口、通胀预期、农产品价格、输入性因素是影响我国价格的主要因素,其中,通胀预期影响最大,农产品价格次之,产出缺口率再次之,输入性因素影响最小。通货膨胀预期低和产出负缺口将加剧工业生产领域的通缩压力,工业品价格低迷还要持续相当长时间。消费品价格更多地反映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和服务价格的温和上升上,居民消费价格会温和上涨。预计2016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涨2%左右,PPI(生产价格指数)将下跌3.5%左右。

5、隐性失业显性化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预计2016年新增就业达到1000万人。但重化工业领域企业的重组和破产难以避免,裁员会有所增加。出口行业困难,部分企业转移到海外,出口部门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就业岗位流失。

根据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以及社会各界对我国经济下行形成了普遍预期,兼顾当前和长远,综合多家研究机构报告预测显示,2016GDP增长6.8%左右,较2015年小幅放缓。

六、宏观经济调控思路和政策取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2016年经济工作将以实施供给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兼顾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经济风险,其政策取向主要有这几方面。

1、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要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落实税制改革政策,完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放松对银行业的准入管制,加快完善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推进水、电、油、气、运等资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改革,通过价格杠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2、以减税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为重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全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在3%左右。二是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力度,扩大省政府一般债务发债规模。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作用,加快铁路、城市地下管网、停车场、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保证国家批准的1043PPP项目的落地。三是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废除由政府发起的各类产业基金,采取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对国家引导发展的行业和小微企业全面减税,支持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四是加大失业保险和对低收入群体保障的支出力度,托住民生和社会稳定底线,为顺利推动企业改革提供保障。

3、以创造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宏观环境为重点,实施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去杠杆”的总体要求,适时适度进行货币政策调节,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是M2(广义货币,包括交易货币、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增长将13%左右,继续适时降准,引导全社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调整为契机,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三是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按照“降成本”的要求向部分金融机构定向投放流动性,降低这些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通过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融资便利等工具,降低部分实体行业或企业的融资成本,定向支持这些行业或企业的发展;采取结构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部分金融机构或部分金融业务“减税”。四是稳定股票市场预期和信心,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不能让市场随意猜测政府的意图,尽快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

4、加快清理僵死企业

建立过剩产能退出和市场出清机制。一是制定破产法实施细则。出台人员安置、企业资产核销、资产处置等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二是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措施,解决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的资金问题。国家将成立专项资金用于清理僵尸企业,首期规模300亿。三是结合国企改革,辅之环保、技术等标准,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5、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是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政府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为创业、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二是支持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如新三板、担保、众筹等新业态。三是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措施;完善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等试点政策扩大到所有科技园区和科教单位。四是降低电力价格,适当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6、扩大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继续扩大市场准入,推进金融、贸易、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广上海自由贸易区有效做法,促进跨国公司扩大对我国服务业投资。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境外项目合作,带动发电、轨道交通、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装备和产品出口。加强多边双边合作,推动与相关国家的自贸区谈判进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5年,扬中紧跟时代步伐,砥砺前行、拼搏奋斗。一年来,我市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党建活力持续增强,保持了稳中奋进的良好态势,全市GDP是“十一五”末的两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16915元、9490元,为“十二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三五”时期,扬中既面临着全球大势所带来的下行压力,也面对诸多机遇叠加所形成的重大利好。2016年是我市“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在当前宏观形势背景下,全市上下要清醒把握形势及走势,见微知著,化危为机,把握机遇,坚定发展的信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创新克难,抢抓改革创新制高点,抢占转型发展新高地,合力续写“强富美高”建设新篇章,共同开创“最美扬中”发展新辉煌!

【主 办】中共扬中市委宣传部 中共扬中市委党校 扬中市行政学校

  Copyright 2012 Yangz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您是本站第
4095223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