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扬中市委组织部
中共扬中市委宣传部
扬宣〔2015〕37号
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5—2016年度
基层党员干部冬训工作的意见
各镇党委,各街道党工委,开发区工委,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总支(或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镇江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年度工作部署,现就组织开展2015—2016年度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冬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镇江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教育和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充分认清“十二五”期间全国全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经验,深刻认识“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准确理解未来五年的重大部署和重点任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二、培训内容
主要围绕以下六个专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
1.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通过本专题学习,引导广大基层党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深刻理解“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基本理念,深刻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切实把全会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2.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镇江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开启最美扬中建设新征程。通过本专题学习,引导广大基层党员认真学习《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镇江市委关于制定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扬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刻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江苏、镇江重要讲话精神这条主线,深刻理解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个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深刻理解扬中迫切需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大背景,深刻理解我市在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方面的新成就新战略新部署,锲而不舍地抓好发展目标要求的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最美扬中”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3.准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通过本专题学习,引导广大基层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引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有机统一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居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总书记在江苏最先提出的,也是首先对江苏提出的,切实增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努力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提升基层精神文明创建实效。通过本专题学习,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补足精神之钙,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思想内涵,强化敦风化俗,坚持为民惠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大力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弘扬雷锋精神,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激发人们向善向上的美好愿望;大力建设社风家风,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扬中实践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5.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党章和党纪党规教育,着力强化党员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本专题学习,引导广大基层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兴党,与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牢记党的纪律要求和纪律底线,自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6.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本专题学习,引导广大基层党员牢牢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定位、基本属性,适应社会开放性、多样性、流动性增强的新特点,强化政治引领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自觉当好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社会利益的引导者和协调者,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强化服务群众功能,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当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用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扬中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
三、进度安排
本年度冬训工作,从2016年 1月中旬在面上推开,面上的冬训集中培训不少于4天。各地各单位于2016年3月20日前完成冬训总结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高度重视冬训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巩固“三严三实”、“守讲敢”等专题教育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实、抓出实效。宣传、组织等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总支(或支部)要强化“一把手抓冬训”的工作机制,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注重工作实效。各地各部门开展冬训工作前,要结合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党员干部思想状况,特别是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培训质量。要进一步深化“城乡结对,三联共训”的基层党员冬训模式(结对对象见附件1),在培训形式上进行联学,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联动,在学习型党组织评选、文明单位等创建上进行联建;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开展群众问题的研判工作,把冬训变为“知民情、转作风、办实事、惠民生”的平台载体;要以党支部为单位,实行在扬党员与在外流动党员“一联一”挂钩联系制度,督促帮学(挂钩联系表见附件2);要结合各地实际,加强培训内容设计和方法创新,切实做到规定动作有质量,自选动作有特色。要切实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党员的不同需求,加强分众化培训,使冬训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乡情、贴近党员思想实际。
3.营造浓厚氛围。各地要充分调动各种宣传资源,综合使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冬训工作,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各部门开展冬训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落实经费保障。各镇街区,各部门要把基层党员干部冬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冬训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各级党组织留存党费的使用要向党员教育培训倾斜,积极改善教学条件。要切实加大投入,为冬训阵地建设、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冬训活动顺利进行。
五、相关事项
为加强督促检查,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将对各地冬训工作进行巡查,巡查结果将作为2015—2016年度全市冬训工作综合评比的重要依据。冬训工作结束后,各级党组织请按照《冬训(党组织)考核表》(见附件3)做好自查,成绩在95分以上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必备标准之一;同时,各级党组织按照《基层党员冬训学习积分表》(见附件4)对党员个人做好积分考核,党员个人冬训积分在95分以上,作为年终评选优秀党员的必备标准之一,积分在60分以下,作为年终评选不合格党员的一票否决条件。各党委(总支)要在冬训工作中至少研判1个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并在2016年1月31日前将研判表和研判汇总表报送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研判表见附件5,汇总表见附件6)。
冬训结束后,各镇街区,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将相关活动的文字图片、创新案例、专题片等总结材料于2016年3月20日前,报送至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附件1:市级机关部门与村(社区)“一联一”结对安排表
附件2:基层党员冬训“一联一”挂钩联系流动党员表
附件3:基层党员冬训(党组织)考核表
附件4:基层党员冬训学习积分表
附件5: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群众反映问题研判表
附件6: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研判问题汇总表
中共扬中市委组织部 中共扬中市委宣传部
2015年12月30日
(此件发至村、社区)
附件1:
市级机关部门与村(社区)“一联一”结对安排表
序号
|
村(社区)
|
冬训结对部门
|
序号
|
村(社区)
|
冬训结对部门
|
1
|
双新村
|
政协办
|
41
|
丰裕社区
|
审计局
|
2
|
新治村
|
市场监管局
|
42
|
江洲路社区
|
文联
|
3
|
五一村
|
信访局
|
43
|
文化新村社区
|
团市委
|
4
|
丰乐桥村
|
交通运输局
|
44
|
扬子新村社区
|
党校
|
5
|
红联村
|
会计服务中心
|
45
|
油坊村
|
市委办
|
6
|
永平村
|
教育局
|
46
|
振华村
|
法制办
|
7
|
联盟村
|
城投公司
|
47
|
同德村
|
司法局
|
8
|
联合村
|
工商联
|
48
|
太平村
|
环保局
|
9
|
新宁村
|
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49
|
鸣凤村
|
农委
|
10
|
新安村
|
盐务局
|
50
|
振兴村
|
工业(集团)总公司
|
11
|
立新村
|
宣传部
|
51
|
会龙村
|
人大办
|
12
|
向阳村
|
卫生计生委
|
52
|
邻丰村
|
安监局
|
13
|
新坝社区
|
政务服务办
|
53
|
老郎村
|
人社局
|
14
|
公信社区
|
发改经信委
|
54
|
长旺村
|
烟草局
|
15
|
中华村
|
组织部
|
55
|
长旺街社区
|
档案局
|
16
|
友好村
|
旅游局
|
56
|
油坊社区
|
电信公司
|
17
|
民主村
|
法院
|
57
|
长胜村
|
总工会
|
18
|
指南村
|
邮政局
|
58
|
八桥村
|
粮食收储中心
|
19
|
兴华村
|
老干局
|
59
|
幸福村
|
规划局
|
20
|
企东村
|
公路管理处
|
60
|
永胜村
|
农商行
|
21
|
滨江村
|
人防办
|
61
|
红旗村
|
文广体局
|
22
|
大众村
|
地税局
|
62
|
永兴村
|
广电中心
|
23
|
三桥村
|
气象局
|
63
|
万福村
|
人武部
|
24
|
锦程村
|
统计局
|
64
|
红光村
|
供电公司
|
25
|
兴阳村
|
住建局
|
65
|
利民村
|
残联
|
26
|
明华村
|
纪委
|
66
|
东来村
|
财政局
|
27
|
永和村
|
科技局
|
67
|
西来村
|
政法委
|
28
|
营房村
|
国税局
|
68
|
三新村
|
物价局
|
29
|
永勤村
|
医保中心
|
69
|
新程村
|
公安局
|
30
|
普济村
|
水农局
|
70
|
北胜村
|
绿洲新城
|
31
|
新民社区
|
史志办
|
71
|
幸福社区
|
商务局
|
32
|
广宁社区
|
统战部
|
72
|
兴城村
|
市场监管局
|
33
|
同心社区
|
检察院
|
73
|
恒跃村
|
科协
|
34
|
建设社区
|
地震局
|
74
|
福源村
|
政府办
|
35
|
英雄社区
|
妇联
|
75
|
新星村
|
商业(集团)总公司
|
36
|
金星社区
|
供销总社
|
76
|
德云村
|
民政局
|
37
|
中桥社区
|
移动公司
|
77
|
双跃村
|
新闻中心
|
38
|
新扬社区
|
机关工委
|
78
|
三跃社区
|
市政园林工程处
|
39
|
新胜社区
|
城管局
|
79
|
兴隆社区
|
国土局
|
40
|
港联社区
|
市场监管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