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片
 
 在线学习
 
有奖问答
互动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  
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佚名   2015-10-26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和动因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和举措

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更深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更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并扩大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自20097月国务院批准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蓬勃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今年8月,人民币已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七大交易货币、第六大储备货币,开始具备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的基本条件。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已成大势,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和动因

1、含义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越出国界,能够在国际范围内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即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含义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第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世界多数国家接受人民币作为本国的储备货币。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二、三点。

2、动因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健全国际货币制度的需要。二战结束后,世界基本进入了美元世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今全球市场体系的许多规则和制度的制定都与作为一种世界货币的美元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美元霸权体系。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可以根据本国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经常项目赤字以及财政赤字的方式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并向其他国家输出由于本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的通货膨胀,即由全世界消费者来为美国的扩张性政策买单。结果显而易见:世界向美国出口产品,美国向世界“出口”日渐贬值的纸币。美国“巧妙”利用国际货币体系的“原罪”,进而成功“绑架”了世界经济。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中国获取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需要。如果人民币能够实现国际化,将能够极大地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现有格局,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将会有更多的国家选择使用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对于世界外汇储备的格局将会产生决定性的重大影响。需要说明的是,从全球来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人民币国际化不是要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而是要促成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减小各国对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过度依赖,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和全球经济发展。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是促进中国经济改革的催化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己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进一步推动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将非常巨大。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也将会碰到各种阻力。如人民币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将会打破现有的利率双轨制格局。这将使地方政府和大型国企很难再以较低的利率融资;同时,商业银行也难以获得稳定的存贷息差。这样很有可能会招致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的反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将会打破现有的汇率机制。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将会涉及到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范围,这些利益群体包括:政府方面的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垄断企业甚至要素使用者。具体来看,这将很可能会引发有关政府机构,如中央层级的商务部,以及地方政府特别是沿海地区地方政府的反弹。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可以从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两个方面,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的建立,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中国崛起的重要条件。一国货币演化为国际货币,是经济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纵观历史上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不是利用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控制权力,来为其国家经济战略铺平道路。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确定了英镑的国际地位,把英国倡导的自由贸易理念扩展到全世界,使英国在自由贸易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第一国际货币的地位,并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个国际组织来维护美元的地位,从制度上和组织上建立了一个实质上维护、代表美国利益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境外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其主权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其经济规模并不相称。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进一步腾飞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1、收益

第一,获得铸币税收入。当一国货币国际化之后,其国际意义在于国际货币发行国实际上具有了一种获得国际资源的手段,一种变相负债的权利,同时也对国际资源的配置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人民币国际化后,将会使我国每年获取相当一部分铸币税收益。如果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在长期能保持稳定,并且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那么我国将因人民币的国际化获得的年均铸币税收入至少可稳定在25亿美元左右。

第二,降低汇率风险,扩大贸易和投资。人民币国际化可降低或取消各国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贸易与资本流动就会增加;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作为支点货币,将会在贸易对价上起到关键性作用;当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后,相当部分贸易结算可以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或者部分用人民币结算,会大大降低结算风险,扩大国际贸易交易。

第三,节约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贸易结算都使用本国货币,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储备,而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是本国制定,更减少了需要应对贸易赤字、货币投机所需要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的清偿能力可以用人民币去实现,外汇储备将会大幅减少。目前的高外汇储备一方面对基础货币投放构成压力,另一方面,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美国政府公债,为美国经济做贡献,相反减少了我国商业银行和企业对外汇资源的持有和支配。

第四,优化外债规模和结构。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将会大大增强我国的偿债能力和降低外债成本,优化外债结构。目前,我国的外债计价货币大都是美元和日元。由于美元和日元的剧烈波动使我国的外债负担不断加重,或者被动性加强,也不利于外债管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会提高我们的偿债能力。通过人民币的稳定来稳定国际金融市场,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欧元三者之间的交易转化来化解外债风险。

第五,财富增长效应。人民币国际化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居民收人水平;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建立稳定汇率的“资产池”。资产池主要是政府发行的大量债券和金融产品,以供应广大投资者和持有人民币的外国居民和政府操作。为了实现资产组合,居民将会产生持有更多政府债券的偏好。人民币国际化后,资本项目必然会自由兑换,利率实现自由化,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资金短缺现状将会改善;人民币国际化后,使我国居民持有的现金含金量和支付能力提升,在出境旅游、对外支付等交易中,减少许多汇兑环节,直接被各国普遍接受,提高支付效率。

2、风险

第一,人民币汇率风险。一国货币国际化后,其国内金融市场必定是自由开放的,由于货币壁垒的消失,游资流出与流入畅通无阻,这会对本国货币供给造成影响,货币供给的冲击又会对汇率乃至整个国内经济造成影响,投机冲击成本也就在所难免。以人民币结算、储备与标价的资产损失可能性加大,其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企业的经济风险扩大。但这种风险又是外汇市场上固有的风险。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这种风险,相对于在管制条件下不可自由兑换时风险大大加强。

第二,利率自由化成本。利率自由化后,国内大多数企业丧失了长期以来国家实行的低利率政策的收益,在浮动利率情况下,一旦利率上升,国内企业和经营者成本上升,最终影响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增长。利率自由浮动在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国际资本移动规模、速度扩大和提高,从而扩大交易成本,增加风险因素。

第三,调控成本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央银行在调控经济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另一方面要考虑世界经济变化的因素。从政策变动对国内、国际经济两方面影响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个内外政策目标的平衡与协调,在必要时为了国际经济目标而可能丧失国内经济某些方面的利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必须放在全球角度考虑,加大了调控难度,扩大了中央银行调控国民经济的成本。

第四,信心成本。信心成本主要表现为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增强持有信心的“升值成本”和维持持有信心的“承诺成本”。一国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一般地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货币对外升值。对于货币发行国来说,持续地、大幅度地处于升值状态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首先是使对外贸易收支潜伏着失衡的可能,同时,要维持国外货币持有者对本国货币的信心,货币发行国必然要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调整政策使其服从于可兑换性的要求。国际货币发行国维持该货币国际信心的承诺成本亦可看成是其承担国际责任约束自我行为而带来的成本。

第五,政策偏离成本。货币国际化使得国内和国外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溢出效应使得一国国内的货币政策没有或者只有很小一部分作用于国内经济变量,货币政策达不到预定的最终目标;而国外的回馈效应又使得国外政策会波及到国内。两种效应同时起作用致使货币政策偏离预期目标甚至失效。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收益,也有成本。综合分析成本和收益,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要大于成本。

三、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现实机遇和挑战

1、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经济总量方面,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6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的国家。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经济基本面不仅发生了量的巨变,更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对外贸易方面,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2013年中国贸易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一百多个国家将中国视作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为人民币国际化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对外投资方面,201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28.9亿美元,增长14.1%,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

第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重要机遇。在美国经济复苏逐渐稳固、美联储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市场升息预期增强的背景下,各国央行纷纷实施更为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国际货币政策在整体宽松的态势下加剧分化,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极大不确定性。总体看,世界经济低位不均衡复苏的发展态势和货币政策的日益分化,导致主要货币币值不稳,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资本流动更加无序,金融风险呈上升趋势。比较而言,近年来人民币币值较为稳定,呈现缓慢升值态势,20042014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8.2765降至6.119,人民币升值35.26%,其中200971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实施以来,人民币仍然稳中有升,升值11.66%。以我国超过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坚强后盾,人民币正在成为信用良好的硬通货,逐渐被周边乃至世界各国认可和接受。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了新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世界总人口六成,经济总量占比近三成,但近年来多数沿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都希望倚重中国来发展本国经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互联互通,赢得更多发展机会。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通过以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投融资合作,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和贷款份额,将显著增强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和贷款的吸引力,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此外,加强货币流通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美元币值波动较大,给能源产品计价及贸易带来一定汇兑损失。我国既是能源进口大国,又是贸易大国,为了避免汇率损失,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和企业愿意在能源计价和贸易结算中选择币值更稳定的人民币。

第四,区域性多边金融机构的成立,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舞台。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代表,多次在上合组织银联体、中国-东盟银联体、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等多边金融合作框架下,推动开展本币使用、授信、结算等方面的合作,以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我国推动设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区域性金融机构,也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尽管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美元出资,但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可以用金砖国家货币来结算。而且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落户上海,必然带动大量跨境资本流动,将推动自贸区国际资本运用和管理实现创新和突破,给自贸区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均由我国主导设立,对结算货币选择拥有较大话语权,更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第五,上海等自贸区的陆续建立,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自贸区成立两年多来,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50多条金融创新举措,其中包括许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在自贸区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为集团公司集中调度、统一使用境内外关联企业的自有资金提供便利,使人民币纳入其全球资产配置之中;建立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分账管理模式,在自贸区内形成与境内其他市场有限隔离、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金融环境;允许自贸区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实缴资本的一定倍数内,从境外借入人民币资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促进人民币跨境流动;在自贸区建立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以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等等。目前,在上海自贸区继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我国又设立了天津、广东、福建三个自贸区,并且还有不少省份依托各自区位优势积极申报自贸区,上海的有益经验将在新设自贸区复制推广,在更大范围内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水平,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挑战

第一,如何处理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符号”与“实质”改革的关系。例如,作为牙买加协议时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SDR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并不能算是一项成功的制度安排,其使用和实际影响力都有限。但是,作为货币一体化的历史尝试,其符号作用却是深入人心。因此,对于人民币来说,如能在今年11月加入SDR货币篮子具有重要的“符号”意义和国际认同价值。而诸如深港通(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QDII2个人投资者出海)试点、放松外汇管制等政策,则可能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具有更多“实质”意义。

第二,怎样使人民币国际化真正有利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多数企业和居民的福利改善。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演变,往往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投资和盈利机遇,在此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新的“金融泡沫化创新”,其中的投机或套利行为或许无助于服务实体部门和居民。换句话说,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实现更高的透明度、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与公共选择设计,避免这一过程成为特定主体谋取暴利的途径。

第三,如何构建市场化的人民币全球流动机制。货币国际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全球范围的相对自由流动和可兑换。人民币要国际化,要有可持续的人民币流出与回流机制,这对于构建依托资本流动的人民币“走出去”机制,以及丰富和提高国内金融产品的交易承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四,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模式有代理行模式、清算行模式及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模式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已推出。应该说,支付清算体系是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内容,如何使这些设施服务于跨境金融市场的效率、稳定、安全与协调,都有诸多新的难题。

第五,需要完善开放环境下的货币政策制定与金融监管。就货币政策来看,传统外汇管理模式实际上压缩了基础货币投放的操作空间。随着资本项目放开,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多的外部冲击;就金融监管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如同一把“双刃剑”,使得离岸人民币市场(境外从事人民币交易的市场)可能会对国内货币稳定产生复杂而不可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势,动态金融监管能力亟需提升。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和举措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长期、逐步的过程, 应当参照世界上主要国际化货币的发展模式,遵循“周边国际化--亚洲化--国际化”的实现路径,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需多方推进,多措并举,除发展经济提升国力外,更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国内市场体制机制,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强大的支撑平台。

1、加大国际投资贸易中人民币使用与结算力度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人民币被广泛地持有与使用。配合我国对外发展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建立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或货币合作协议,扩大双边和多边经贸与货币合作,通过投资优惠稳步推进对外投资特别是金融领域的投资,积极实施各种援助计划,加大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中的结算力度,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人民持有与使用模式,让世界各国分享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

2、建立内外衔接与协同发展的人民币市场

积极在境内创新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接轨。在上海建设全球人民币中心,促进人民币回流渠道多样化,提升金融市场开放度。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用,提升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辐射带动能力。在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积极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步形成全球人民币市场体系。

3、改革债券市场,建立高效的股票市场

市场深度缺乏,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处理好的问题。改善股票和债券市场,创造有利于国外保有与运用人民币的投资环境。建设开放、包容、创新的股票市场,让一批批优秀的企业更快成长壮大起来,让更多人民币持有者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以信用为基础,建设开放、高效、流动性和吸引力极强、规模足够大的债券市场,突破银行间市场,增加债券市场商品种类,推进信用证券化,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与此同时,改革完善证券交易结算,逐步探索建立股票、公司债、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统一结算系统,为境外人民币股票与债券持有者提供方便。

4、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然伴随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进程,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加快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改强制结售汇制为意愿结售汇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在汇率中逐步发挥决定性作用,形成更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目前可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如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地区先行先试,探索路径和经验。

5、改善外汇储备结构

人民币国际化这条路坚定走下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对目前国际性金融资产进行重大调整。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有3万多亿美元,处理不好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最大障碍。储币多元化,降低分散美元比重,还有很大操作空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我国减少外储资本损失,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球金融稳定的一个平衡因素。

6、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加快,人民币支付需求大幅增长,需要加快建立完善、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清算系统。中国已是大宗商品进口大国,要加快配套设立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国际交易平台,建立以人民币定价的大宗商品定价体系。同时,要加强建设较为完备的防控风险系统,降低国际投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对可能冲击国内金融体系稳定的跨境资本有效进行控制,防范潜在风险,提高资金流动监测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7、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体制机制

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政府要积极作为,承担规则的制定者和制度设计者,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法律建设,设计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相对稳妥制度,加强反垄断审查,完善反洗钱等融资政策,建立完善人民币自由进出的贸易、投资与管控的机制,在跨境结算、投资与离岸市场发展等方面,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积极创造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生态环境,加大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打造精干、高效、素质高的金融执法队伍。积极鼓励创新,掌握和运用各种金融创新的技术。

  Copyright 2012 Yangz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您是本站第
4086590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