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片
 
 
 
全会精神
权威解读
大讨论大推进
集中宣讲
学习动态
在线学习
领导讲话
扬中理论圈
党员冬训
当前位置:首页
 
在创新中演绎精彩  在实践中焕发活力
中共扬中市委宣传部   2013-03-26

党员干部冬训历经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程式化、单一化的瓶颈,往往存在着活力难调动、载体难优化、效应难彰显等问题。为此,我们积极改变过去固有的、僵化的冬训模式,切实打破经验和常规的束缚,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实践为依托,力争走出一条变虚为实、变内为外、变统为活的党员冬训新路子。

一、坚持走活力冬训之路,努力激发党员冬训的最强动力

党员冬训重在激活机制、增强动力、浓厚氛围。只有充分调动各层各级以及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以活力冬训的理念措施为党员冬训注入强大动力,才能使党员冬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此,我们抓好三个方面:

1、领导带动,为党员冬训开启“强引擎”。市委以及各地各部门党委对冬训工作高度重视,党委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负责人”的职责,重点开展“市委书记进镇区”、“党委书记上党课”、“领导干部下基层”三大活动:市委书记赴镇区亲自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各镇区、部门党(工)委书记在各自范围内带头上党课,开展十八大精神宣讲;深化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发动各级领导干部利用冬训契机,深入基层为党员群众讲政策、做宣传、解难题、办实事。

2、组织发动,为党员冬训打牢“硬支撑”。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条块齐头并进的冬训工作格局。市专门召开了党员干部冬训工作部署会议,联合组织部共同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22013年度党员干部冬训工作的通知》。各镇区、各单位结合十八大精神宣讲,分别召开了党员冬训动员会,由党委书记亲自动员部署,将冬训各项工作落实到各村组、社区、企业、单位等各条战线、各个领域。

3、载体推动,为党员冬训提供“主依托”。坚持以“不遗漏一个党员、不错过一次培训”为目标,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冬训培训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党校、远程教育网、文体活动中心、简报橱窗等阵地建设,目前已建立远程教育终端站点94个。针对扬中在外流动党员较多的具体情况,开辟了流动党员冬训的创新模式:在各大城市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流动党支部和冬训培训点,紧密结合流动党员的具体特点,将相关学习重点、学习内容传给流动培训点,由培训点负责人分批组织集中授课和交流研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这一平台,及时上传相关产业政策解读、实用技术知识等视频讲座和知识信息,为广大流动党员架设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空中课堂”;全面排查流动党员名单,根据阶段性具体情况,建立完备的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在扬党员和流动党员“一对一”挂钩联系制度,每个流动党员都落实一名在扬党员专门负责联系,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形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使流动党员不错过一次学习培训。

4、典型促动,为党员冬训带来“新活力”。积极培养基层宣讲骨干,让党员群众身边的宣讲员深入村组、企业、单位、学校大力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涌现出农民宣讲员孙六生、志愿者服务总站站长黄寿年等一批活跃在基层的宣讲典型。其中孙六生在十八大召开前后多次主动与宣传部以及镇区相关负责人联系,自己动笔写了2万字的讲稿,宣讲期间母亲生病住院,他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宣讲,共在基层村组、单位宣讲了10多场。

二、坚持走实践冬训之路,努力实现党员冬训的最大效应

党员干部冬训如何在内容上出新、形式上创新、载体上更新,切实提高冬训的实际成效?这是我们一直苦苦探索的课题。我们将视野从室内转向室外,把着力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真正做到让发展有收益,让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突出体现在:

1、多形式参与环境整治活动。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的脏、乱、差日益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也逐渐成为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将党员干部冬训与村庄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发动党员干部分工包片,定区定责,与广大群众一起开展集中整治和日常保洁工作。同时针对环境整治中规划难实施、人员难组织、资金难落实等突出问题,想方设法,多方协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难点问题,确保了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开展。目前全市农村全面构建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卫生机制,建立了长效的保洁队伍和保洁机制,涌现出新坝镇新治村等一批先进典型。

2、全方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积极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我们坚持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冬训的重点内容,把党员干部从“室内课堂”拉到村口田头,依靠自身的科技知识优势,为农民群众传授科普知识,提供技术服务,架设了农村党员冬训的“野外课堂”。一大批党员干部从机关办公室走到生产一线,发挥一技之长指导群众搞生产、学技术,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扬。

3、常态化实施企业挂钩服务。冬训期间,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挂钩企业服务活动,通过一对一挂钩、点到点服务,帮助企业认清形势,理清思路,解决困难。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上,更多地存在融资、用地、技术等难题。为此,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发展一线,帮助企业“量体裁衣”、“把脉会诊”。资金方面有困难的,就千方百计协调沟通,推进银企对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简政减负;受到用地瓶颈制约的,挂钩干部就来回奔走,争取指标,确保项目顺利开工;知识技术跟不上的,就帮助企业引进科技人才,推进技术改造,提升综合实力。每一个企业背后,都有这样勇于负责、甘于奉献的挂钩党员干部,被企业称为“最敬业的编外员工”,冬训期间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大小难题60多个。

4、大力度推进贫困结对帮扶。在冬训中,要求党员干部把贫困户的脱贫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扎实有效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解决困难。力争实现“五个有”的目标,即所有的危房户都有房屋居住,所有的贫困学生都有学可上,所有的大病患者都有医疗保障,所有的急难险重群众都有良好救助,所有的贫困户都有稳定帮扶,真正做到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广大群众。

三、坚持走特色冬训之路,努力塑造党员冬训的最优品牌

按照“一镇一特、一镇一品”的要求,大力开展特色冬训活动,形成了独具魅力、各具特色的冬训品牌:比如新坝镇的千人报告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茅镇的现场观摩活动,油坊镇的基层义务宣讲员,八桥镇的“新型农民讲堂”,西来桥镇的“一村一品”文化建设,开发区的“六个一”活动,等等。从全市层面来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特色创建品牌将基层党建“四个一”创建活动作为党员冬训的重要抓手深入落实。“四个一”包括:“一组一员”,选聘民情信息员,走访信息、研判趋势、跟踪反馈,建立民情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一体化机制;“一家一档”,为每个农民家庭建立发展档案,突出扶贫致富和流动人员,实现信息化精细管理;“一户一卡”,为每户家庭制作发放民情联系卡,做到群众有需求、组织有反应、党员有行动;“一人一区”,按照村域管理范围分片划区,党员干部落实五包责任。基层党建“四个一”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从去年冬训开始实施,今年12月底又召开了现场推进会和观摩会,自运行以来,全市81个行政村(社区)选任民情信息员2460名,建立家庭档案90785份,发放民情联系卡96184张,建立村干部包片责任区766个,这一活动经验在《人民日报内参》刊登,并在镇江市范围内被推广。

2、打造特色活动品牌。以市委党校教师、部分领导干部和基层宣讲骨干为主体,专门成立党的十八大精神市委宣讲团,各地、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邀请宣讲团成员宣讲十八大精神和基本现代化,截止目前共宣讲了60多场。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群众广泛开展“问政谋发展、问计求跨越、问需促和谐”征集活动,积极征集基层干部群众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稳定、群众需求的意见和建议,并适时送交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参议和解决,共收到建议策略100多条。

3打造特色培训品牌。在部分镇区实施“新型农民讲堂”试点工程,着力培育“五型”(知识型、科技型、创业型、道德型、守法型)农民,满足农民学知识、学技术、学政策、学法律的要求。建立了由老教师、老干部、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卫生院医生为主体的授课队伍。利用“新型农民讲堂”这一阵地,深入到农村和骨干企业,面向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开展各类培训和宣讲,内容涉及到种养新技术推广、家政服务、老年人护理、妇幼保健、优生优育、企业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等10多个方面。

4、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百场文艺演出下乡”、“百场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通过文艺的形式为党员冬训构建了新的载体。各地各部门依托党员宣传队、老干部文艺队,自编自排文艺节目,把冬训内容口语化、大众化,在春节期间到各村巡回演出。依托“城乡结对、文化共建机制”,组织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多场文艺演出,在节目中融入冬训教育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十八大的大政方针,讴歌率先基本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展现近几年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Copyright 2012 Yangz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您是本站第
4089908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