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片
 
 权威解读
 
文字资料
视频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权威解读
权威解读  
如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江瑞平   2013-12-23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本期报告中,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教授从国际视野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如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何实现改革开放相互促进进行具体分析。他指出,必须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继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敬请收看。

江瑞平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江瑞平:如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这样一个全会应该说不仅是对国内有广泛的影响,在整个国际社会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它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未来相当长时期,至少是在2020年以前,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对外对内等多层面的改革趋向,从这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可以看出来,它的基本政策取向,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有直接规范和引领的作用。全会刚刚结束,相关文件也刚刚公布,我就最近一个时期,我所学习或者参与讨论当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从我自己本身的专业角度给大家做一些解读。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大的文件当中。

第一个文件我把它简称为《决定》,这是最全面也是最正式的文件,全称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二,就是《公报》,全称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三是《说明》,习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因此,我所做的解读依据的文件主要就是决定、公报和说明这三个文件,以及三个文件体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丰富的非常,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我今天主要是从国际视角来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我主要从六个层面进行解读,或者回答六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这35年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35年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到底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这个成就对我们评估这35年的改革成果是直接相关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深化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35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中国如此快速的全面的发展,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就是因为我们进行了改革,就是因为我们改革取得了多层面的成效。这样一个成效,如何来进行评估?自说自话是不够的,仅从国内的变化不能说明问题的,所以必须做一个比较,35年当中我们发生了什么?我们是否成功一定要做一个横面的比较,其它国家是什么状态?整个国际环境、国际社会的趋势是什么样?通过这种比较才能鉴别出我们的确是通过改革通过开放使得我们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在这35年当中取得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讲十八届三中全会最直接的参照系就是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35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之后35年当中一直不断的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但是35年毕竟过去,35年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要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环境与35年前相比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必须了解了这样一个变化,作为一个客观条件才能够有一个关于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现状的基本认识,一个准确的评估,一个全面的定位,这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第二个问题我们就要看,35年之后发生了什么样深刻广泛的变化,这种变化一定是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从我的专业角度,更多的是从国际层面上来分析一下35年之后与35年之前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候,他们从国际层面上面临的形势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个问题,必须要从国际层面,从国际角度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35年之后还要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而且这种改革不仅是顶层设计,还要进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为什么?改革朝着什么方向走?沿着什么道路在行进?我想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走中国式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我们要有我们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什么?实际上改革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改革是世界性的,但是世界性的改革有多种模式,多种道路,西方在改革,东亚在改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改革,发达经济体也在改革,但是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明显不同。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改革世界潮流之中,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这也需要做出一个说明。

第五个层面,在我们决定当中我们注意到第七章专门有一部分就是要探讨如何来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通过改革使得不仅我们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的提升、优化、完善,对外涉外的经济体制也是如此。那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来解读?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刚才提到了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讲开放倒逼改革,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改革和开放作为两个重要的层面,它们不是彼此割裂,他们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的联系,他们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这样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来实现改革与开放的相互促进,良性的循环,良性的互动,这就是我在从国际视角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这样一个大的题目之下,想给大家分享的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35年来的伟大成就:国际比较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如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评估35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的成就。首先我们注意到在《决定》当中有一句话,“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这句话因果关系非常明显,就是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因此我们未来还要进一步的坚持下去,那么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吗?我们注意到,不同的人肯定会从自己的角度对这35年成与败、是与非、取得的成果以及遇到的问题有不同的评估,牢骚很多,为什么有牢骚呢?他注意到改革给他带来的东西不是他全面期望的那种。那这样一个35年到底是不是一个完全成功的实践?如何来进行评估?有大的有小的角度层面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那么从宏观、战略的这样一个角度对35年这样一个经验、成就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对我们下一步是否应该坚持改革、坚持开放有直接的关系。在习总书记的《说明》当中就说得更加清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从一个横向比较角度,进一步说明了我们改革开放这35年是成功的,是一个伟大的成功的实践,因此我们还要在35年之后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要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

(一)经济超速增长

这两段话充分说明了什么?我们必须对这35年来改革开放有一个准确系统的评估。我从我的专业角度进行评估,前面这段话实际说明了什么?客观评估改革成就它有重大意义,回顾过去是为了进一步的规划未来,所以我们客观评估以往改革成就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我们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如果我们改革被全面证明是失败,我们就不能再坚持改革了,如果这个改革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是成功的,我们要深化改革,怎么评估改革是成功还是导致许多问题,标准是什么?我想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是生产力标准,改革是一个生产关系层面的大的行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进程,那这样一个生产关系层面上的改革,它的唯一标准就是它是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要重点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这35年来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带来了什么样的成效,做一个国际比较分析。

那我个人认为,这35年来,在改革开放的促进之下,中国经济增长是现代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为什么这样说?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明它。第一个层面就是它保证了、实现了、超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这是衡量生产力标准重要方面,经济是否增长了?那我们一个基本的数据可以证明,从1979年到2012年的33年当中,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达到9.8%,持续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长率达到三分之一世纪之久,在整个经济发展史上极为罕见。我们提到了很多奇迹,比如战后日本奇迹,韩国的汉江奇迹等等,他们也无非就是20年左右,只有个别的年份实现了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而中国是三分之一个世纪,3435年的时间,平均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在这个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明显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后更加明显,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要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7个百分点,要相当于全球经济增长率的三倍。在这33年的时间当中,中国的确出现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奇迹。

(二)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经济增长速度它是一个流量值,在这三分之一个世纪中,流量持续快速增长一定会带来存量快速发展,就是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从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证明。首先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如果按当年价格来计算,中国GDP总量在35当中增长了141倍,第二个就是生产能力,现在面临的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产能过剩,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是物资高度的严重的紧缺,什么东西都没有,那你想想,这35年之后是个什么样的状态?35年之前,中国是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但是作为农业国吃不饱,没有粮食可吃。一些重要的工业制成品就更加缺乏。从农业角度来讲,那个时候67亿人口现在翻了一番,由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进展,我们的耕地面积大幅度的削减,人口成倍增长,土地、耕地大幅度削减了,但是我们粮食现在吃不了,为什么?生产能力、生产率提高了,工业制品成不仅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我们身边用的每一个工业制品成,无论是电脑还是茶杯,中国的生产都是世界第一。

外汇储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重要表现。我们在很长时期内外汇极其贫乏,非常的紧俏,那现在的情况是什么?从1990年到今年的6月份,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了300倍,2006年中国就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现在是3.5万亿美元,第二位是日本,那我们作为第一位的外汇储备大国,相当于第二位的日本2.8倍。所以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大也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一个重要表现。

再看财政规模。中国财政收入35年当中增长了103倍,目前的财政收入水平都换算成美元,我们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还有更重要的是金融实力,我们有几个数据,比如说我们的储蓄规模,从78年到2012年增长了797倍,我们的信贷规模在这个时期增长了332倍,我们这个时期股市规模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我们的银行实力,世界前十大银行中中国有四个,第一第二第三位的全是中国的,老大就是中国工商银行,老二中国建设银行,老三中国银行,还有一个老十,中国交通银行。原来我以为这个排名有一点问题,我就问工总行的朋友,他们告诉我,我这个全球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不仅是股价的市值,我的信贷规模,我的盈利规模,我的营业额全是世界第一,老大当之无愧。

(三)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在快速增长和实力增强双重促进之下,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也在快速的提升,同样有许多表现。2000年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这个排名在快速提升,你会发现,050607年,一年一个台阶,尤其是到2010年,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增量来看,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全球第一。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的36.3%是中国一个经济体来贡献的。三分之一以上靠中国。现在关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或者支撑有多种描述,比如说中美两大国在支撑着整个世界经济,比如说东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再比如说金砖五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你会发现多种描述当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中国,中美有中国,东亚有中国,新兴市场五大国同样有中国,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无论你怎么来组合,只要把中国组合到某一个团体当中去,那这个团体马上就可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

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本身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的高,你不同的组合,只要把中国放进去,你这个组合马上就成了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动力,这也说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说明中国在35年来实现了在现代经济增长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取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能在过去带来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我们为什么不去坚持呢?结论就显而易见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改革开放问题没有问题,但是改革走什么样的道路,改革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是世界性的潮流。但是在世界性的潮流当中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成功的还有很多国家是失败的,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中国实现了奇迹,很多国家更多的是教训。这说明什么?改革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是可以认定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当中,不同的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改革道路,所以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要重点去进一步解释的,这是我后边要讲的。通过刚才的分析说明。

二、35年后的深广变化:国际层面

前面说了35年,以往的35年走过的历程,现在我们还要再分析一下,这35年,我们走的这样一个道路是根据我们最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样一个特殊的国内国际形势之下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这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毕竟35年过去了,在这35年之后,我们是否还要继续选择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道路,你必须对35年之后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掌控,深刻的理解,准确的定位。那我同样要从国际层面的角度对这35年之后发生的生活变化与35年前相比做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从国际层面来评估这35年之后生活变化的话,我想6个特点,6大趋向是最值得关注。

(一)后冷战时代:和平发展

首先是从冷战进入到了后冷战时代。1979年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它基本上是冷战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比如说中美关系缓和了,中日恢复邦交之后,关系发展得非常顺利。前苏联内部的改革也开始启动,同时西方社会经济也出现明显的变化,于是导致随后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或者叫东方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或者资本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对垒的冷战体制开始解体。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候,这只是这个冷战体制解体的一个苗头或者一个序幕,十年之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样一个序幕就进一步演进到了高潮。这个高潮有一系列的非常重要的标志,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大家都非常清楚,就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以前苏联为中心的东方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由于冷战的一方的终结,一方的消失,那另一方也就没有了敌对的对手,从而这样一个冷战体制在雅尔塔体系形成经历了2030年时间之后,到90年代初期就彻底的解体了。

那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了出来。我们过去国家战略一定是要围绕着整个国际环境来制定来实施的,那你就必须对整个世界对全球对国际大趋势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估。尤其是热战的情况之下,那具备、国防一定是第一位的,备战、备荒一定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就不可能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之,当上世纪80年代末,冷战体制解体了,它带来直接结果又是什么呢?小平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评估,世界尽管在许多国家许多地区还有许多对抗冲突甚至是局部的战争,热点还不断出现,但是整个世界潮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是进入到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那这个定位太重要,前面我提到过如果是冷战,尤其是热战的话,国家战略不可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冷战结束了,尤其是至少小平非常清楚告诉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和平与发展使得整个世界进入全新时代,因此我们的工作中心可以转移到了,转移到哪去?转移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所以这个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二)后工业时代:信息革命

第二个变化,我把它叫做后工业时代。实际上在战后5060年代,中国说实话是在折腾的时候,那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世界出现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时期,其它国家也出现了很多奇迹,尤其是日本经济的奇迹,但是这个时候的奇迹是怎么实现的?世界性的经济增长是靠什么来带动,靠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学工业。那重化学工业要求的发展模式、体制架构有自己的特点,那么35年之后和35年之前相比,从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35年前,我们在启动改革开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那个时期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的高潮期。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后,尤其是目前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在发生革命性、根本性的变化,那这个变化一个根本的趋向就是信息化、网络化。

信息化、网络化并不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刚刚出现的,因为我们知道信息、网络它的基本的物资依据就是计算机、计算技术,在二战后期在美国已经有了计算机,但是那个时候的计算机是一个庞大的车间,至少是一个大锅炉一样的东西,都是一些灯泡的不同组合,通过灯泡的亮与灭就是零和一来进行计算机的运算,之后不断的发展进步,到了80年代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计算机体积上越来越轻便,有了个人电脑。个人电脑有了就意味着可以普及了。那过去庞大的像一个大锅炉大车间的计算机那只能是在少数的场合使用,现在就是可以在世界上推开了,但是在80年代电脑基本上是彼此割裂,它可以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但是彼此之间没有一个倍增的效果。

90年代,重大的变化就是美国人给我们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不只是一个计算技术、信息技术革命,它是整个社会的变革,包括经济层面上交易方式的变化,社会层面上交往方式的变化,它是革命性的,但是基本的原理还是计算机,它只不过是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方式通过网络化把它倍增,这个倍增不是简单的一个个位数的倍增,可能是几十亿、几千亿的倍增。这样的话,35年之后与35年前相比就有一个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那怎么实现这个变化?也要根据信息社会,根据网络化带来的巨大变化来设定我们的体制模式。

(三)全球化时代:开放大势

第三个,进入到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和前边讲的后冷战和后工业有直接关系,和前一个后冷战直接相关的就是由于两大阵营的对垒解体了,这个世界不会再因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人为的划分给割裂开来,从制度层面上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了。那后工业、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可以使得这个世界在信息传递上、经济交易上、社会交往上真正可以成为一个地球村了,所以它使得全球化时代真正可以到来了。全球化是从全球层面上评估,那对每一个国家来讲,全球化是意味着什么?你一定是开放的,不可能再闭关自守、自我封闭了,全球化时代带来开放的大趋势,我把它叫开放大势。在70年代末期没有进入全球化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改革开放,那在全球化,世界范围内都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大开放背景之下,中国更需要经济改革,更需要对外开放了。

(四)区域化时代:合作潮流

第四个,我们也发现还有个区域化的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区域化已经出现了,区域合作主要是在欧洲地区,尤其是西欧地区,成员也很少,我们知道195731号,欧共体成立的时候只有6个国家,之后是27个成员,世界其它地区那时候没有区域合作组织,那之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什么变化?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不仅在欧洲地区以欧盟为中心,规模在迅速扩大,由最早6个扩大到现在27个,而且合作层次在提高,有了统一货币,有了统一大市场,有了统一的欧洲议会还有了统一的欧洲央行,下一步推进欧洲财政,至少是部分等等,在欧洲。那么在北美,美国过去是不屑于搞合作,靠我美国一个国家完全在世界范围内称王称霸,这个世界规则就是我制定的,我不需要拉小伙伴一块做。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搞了美加自贸区,现在吸收了墨西哥,1993年,克林顿当美国总统的时候又发起召开第一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19971998年,东亚爆发金融危机,东亚所谓被区域合作遗忘的角度也开始全面推动区域合作,后边我会讲有多个框架。总之,35年之后重大变化就是进入区域化时代,区域合作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五)自由化时代:规制缓和

第五个,进入自由化的时代。在这之前新一届政府已经在大规模的减少我们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这就是自由化,政府不管了,政府从许多部门当中退了出来,这个并不是我们现在做的。从1979年,当时英国撒切尔搞自由化、私有化开始,它已经形成了自由化的世界潮流,趋向减少政府对产业对企业的规制,规制要缓和要减少行政审批。

(六)市场化时代:制度创新

最后一个就是市场化的时代。那对中国更加重要,中国在刚成立时是不要市场,认为市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要的是计划,不要市场,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后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转变观念,世界范围内也在开始做市场化,分了多个层次。比如说发达国家欧美,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也开始搞市场化,为什么?是因为在这之前他们通过凯恩斯宏观经济调控,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两个政策手段,也在相当程度上限制或者制约了市场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也没有一个自主自立的市场发育的过程,为什么呢?包括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它都是过去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它开始有市场它就是一个依附性的市场。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后,通过坚船利炮强行开放市场,然后让西方的商品,西方资本可以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当中来,所以它那个时候的市场基本上是从属性的依附性的市场,是为西方市场主体来服务的。

上世纪60年代,有一个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得政治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高潮,那获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之后,这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就成了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但是经济上依然被西方资本尤其垄断资本所控制,这个时候政治独立它是和经济自立连在一起的,没有政治独立也没有办法实现经济自立,因为主权都没有了,经济命脉一定被外国控制,现在有了主权才可能有经济自立。怎么实现经济自立?要想自立必须有经济实力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基础,那怎么来增强基础?增强实力就是靠赶超。怎么来实现赶超?国家通过它的权威来动用所有的资源促进经济超高速的增长,实现赶超。所以60年代以后有了可以自主发展的市场,但是为了实现赶超就把国家的作用加了进来,主要靠国家动员资源的力量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限制了市场发展。

另外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面讲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了,解体之后的前苏联国家分解为很多独联体成员,俄罗斯是中心。那么他们和很多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之后,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它们也是市场化、自由化,它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自由化和市场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他们是一步到位,从私有化开始直接资本主义市场化,典型的就是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中国市场化改革,但是我们与俄罗斯激进式的改革有鲜明的对比,小平摸着石头过河是很好的典型,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

总之从国际层面来看,35年之后,当我们来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与35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开始启动改革开放的时候相比,整个国际大趋势发生了深刻广泛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我们在制定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基本战略基本走向的时候所必须要关注的,这就是一个客观的依据,这是第二个问题。

三、为什么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第三个问题,我们再回过头来来进一步的讨论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呢?我刚才已经跟大家提到了,首先历史证明,以往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靠改革。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现实要求也提出来了,是什么呢?未来我们的任务、形势都非常的严峻,非常的艰巨。《公报》这段话也非常清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还要深化改革,历史证明我们通过改革取得伟大业绩,现实也要求我们,达到我们的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的话,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这一点我就不想再进一步展开。

四、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第四个问题,我想是我们要重点探讨的。改革就改吧?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这可能是我们更需要深入掌握,系统的分析,全面的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公报》说的也非常清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那怎么来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后边这段话说得非常清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什么呢?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是什么关系?一方面要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呢?写得非常清楚,还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那这里面就提出了很重要的问题了,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道路要集中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核心。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关键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它是一个内在联系的,包括了你对这两个主体的重新定位,市场是什么?对市场怎么定位?对市场定好位之后,政府干什么?给政府怎么定?那这样一个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显而易见就成了经济体制改革,从而全面深化讲话,从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问题,因此上我们需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论证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进过程

实际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有政府以来、从有市场以来,始终就是在体制和制度设计当中必须首先要定位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个定位也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之前,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那个时候有政府,政府也是不干预或者很少干预经济的。那么有了市场,有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际上是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它也经历了一个史前阶段,就叫做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1.重商主义时期

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层面上来划分,那这个时期一般叫做重商主义时期。那在重商主义时期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基本上是重政府、轻市场,政府是第一位。那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率先在英国形成,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整个世界真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时代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自由主义时期或者叫自由竞争时期。自由主义顾名思义它一定强调自由,从而强调市场,这个时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倒了过来就是轻政府、重市场。这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认识这个时期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关于市场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这个时期代表人物就是亚当•斯密,这个大家肯定听说过,《国富论》是他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很多现代经济学的依据可能从《国富论》那就可以找到它的渊源。亚当•斯密强调什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主导一切,一个人首先是一个理性人,不是疯子不是傻子,他的理性体现在什么地方?理性就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换句话说都是自私的,这不是问题。每一个有理性的、自私的、经济人的经济行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他会为社会带来什么?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每一个人的行为,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你作为一个国家就不应该做什么了。所以斯密认为国家好与坏取决于你的规模的大与小,一个最好的国家就是规模最小的,从而对整个经济社会、生活干预最少的国家。国家应该发挥守业人的作用,国家什么都不要做了,整个经济运行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是万能的。

这个时期是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强调是重市场、轻政府、轻国家。但是到了30年代大萧条出现之后,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光靠市场它解决不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商品过剩的问题。商品过剩意味着是市场饱和了,商品过剩意味着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意味着是生产要素过剩,生产有多个要素,其中劳动力是个重要要素,意味着劳动力过剩了,劳动力过剩就意味着失业嘛,光靠市场解决不了商品和失业问题。意味着什么?斯密重市场、轻国家的理论是不行的。

2.凯恩斯主义时期

30年代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另一个是罗斯福新政,整个市场开始进入到凯恩斯主义时期。凯恩斯这个时期重要的特点就是重政府、轻市场,国家一方面建立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另外一方面动用财政和货币两大政策手段来全面干预经济。战后50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是靠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市场造成的,这是它的功,也有过,过是导致了70年代的滞胀、国家通胀。你要解决通胀,你要紧缩,一旦紧缩就面临着需求不足,生产过剩从而失业增加的问题。所以你要想实现低通胀、高失业没有办法兼容,国家也失败了,滞胀就是一个直接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里根执政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是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的趋向我前面提到过,就是市场化、自由化。

80年代在美国取得成功之后到90年代初期,推动华盛顿把美国模式向世界推广,所以整个世界就进入第四个时期——新自由主义的时期。新自由主义时期一个基本特征也是重市场、轻政府。

3.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史

所以回顾这个历史,我们发现一部经济体制发展与改革史,事实上就是一部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定位是多么准确。你要再进一步总结,你会发现政府和市场这两大主体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亚当•斯密说得非常清楚:一个最好的政府就是最无所作为的政府。不要你这个政府,市场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全靠市场,所以他把两者看成是替代的关系或者对立的关系。到凯恩斯主义时期情况就有所变化,他把它看作是相互补充的感觉,凯恩斯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着作用不到的地方,把国家加进来作为补充。但是现在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这样一个中国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把两者看作是一个相互增进的关系,政府的作用不是替代市场,也不是简单地补充市场,更重要的是要增进市场的作用和机能,让市场更好发挥作用。反过来市场它也不是完全对政府的一种取代,它是完成政府调控意图、调控目标重要目标的路径和手段,相互替代、相互补充到了相互增进的阶段。所以我们对政府作用在未来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尤其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上把政府怎么来定位?它不再是一个替代市场的这样一个定位,也不仅是一个补充市场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要增进市场的作用和机能这样一个定位。未来的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做什么?一个重要的政策选择就是通过你的制度体制设计和政策的实施让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所以通过这样一个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进,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历史的必然。

(二)西方的三重危机恶性循环

我们再进一步分析的话,你会发现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定位不同,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西方的模式,然后还有一个东亚的模式,从这些模式的实践当中也可以进一步地推出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它简称为中国模式的必然和意义。

1.西方模式的流变与迷失

我们注意到现在这个世界还是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主导的世界,这个是不容置疑的。尽管中国在快速崛起,尽管快速崛起的中国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模式,但是它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主导,所以西方模式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代表着整个世界的发展变化。整个西方现在面临一个什么状态?我认为西方模式陷入到了一个危机当中,这个危机集中体现在它深深陷入在一个三重危机的恶性循环当中难以自拔。

2.三重危机恶性循环

首先,世界面临最大问题就是三重危机恶性循环,整个西方、整个世界刚刚经历了什么?刚刚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来走出了,进入一个后危机时代、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就是国家欠的债,国家为什么要欠债?是国家收入弥补不了它的支出,国家的收入是什么?就是国家财政收入,国家支出就是国家财政支出,当收不抵支的时候就出现了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这个赤字,你就要借钱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发的叫公债。作为主权债务,每年都发,每年都有到期的,到期的如果少,新发的如果多,每年都形成一个余额,这就是一个主权债务余额。每年都要发行的债就是一个流量指标,就是一个增量指标。

我简单对主权债务危机说明,说明什么呢?主权债务危机实质上是财政危机。现在我要说的是什么呢?金融危机最早是从美国在07年夏天爆发的,当时叫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庞大的金融链条当中一个与房地产相关的次级信贷,信用比较次的一种贷款,房地产相关的次级贷款的链条上出现了断裂,之后就恶化为一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还不要紧,一年之后,08年夏天之后,就超出了美国并波及到实体经济领域里边,扩展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这三个危机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认为它们关系非常密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不可割裂的恶性循环,他们是相互促恶的过程,金融危机导致了财政危机,财政危机回过头来又引发了金融动荡,而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又共同导致了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之下使得财政状况更加恶化,金融动荡更加难以抑制,所以回过头来导致了财政和金融的危机。财政、金融、经济彼此密切关联的一种三重危机。三重危机还是恶性循环,就是揭示西方发展模式最集中的问题,三重危机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

前面是金融危机,后来怎么成了主权债务危机?因为金融危机必然会导致财政状况恶化,到达一定程度必然会爆发财政危机。前面我们讲了关于衡量一个国家在财政收支状况恶化之后,首先要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这是一个流量指标,每年都有一个国债余额累积起来就有一个存量指标,那我在这儿给出这个图表是什么呢?当年的财政赤字相当于你国内生产总值,有一个警戒线就是3%,超过3%,你这个财政出现问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能爆发危机。那你看在0607年,就是金融危机没有爆发之前,美国、日本和欧元区这三大西方经济体财政状况是非常良好的,不存在危机,都在3%之下。那07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带来直接结果,首先是美国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发源地,它的财政状况率先恶化了。到09年,欧元区和日本也开始迅速的恶化,到09年的整个西方的财政状况就出现了危机性的征象。从历史时间推移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在金融危机之前是没有财政危机,至少从流量指标上看是如此,恰巧是由于金融危机的恶化导致了财政状况的恶化,引发了财政危机,问题是为什么?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导致的?我们再进一步的分析。

(三)金融危机恶化财政的重要路径

1.金融危机导致许多金融机构面临破产倒闭,尤其是大银行

我们知道金融机构运作的原始资金基本上是吸收的老百姓的存款、客户存款,你这个金融机构尤其大银行破产倒闭直接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老百姓的存款可能提不出来。如果预计到这个金融机构要倒闭,都去银行提前把存款提出来就面临挤兑,挤兑会进一步恶化银行的金融危机。这个时候政府就不能听任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一旦倒闭之后,千户万户血汗钱如果都变成废纸的话,社会一定要出现动乱。所以当大型金融机构面临破产、倒闭风险的时候,政府一定要出手救助。在美国、在欧洲事实上也救助了。政府救助金融机构用什么?一定是用财政资金,在财政收入不变的情况之下,你为了救助金融机构,扩大财政支出,你这个收支关系是不是进一步恶化,这是显而易见。

2.危机导致直接结果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为了解决失业问题,不得不推出经济刺激政策,扩大财政支出,扩大财政支出、失业救济金、保险金等等社会救济。中国政府当时也做了,08G20年之后中国拿出4万亿,这个4万亿对后来这5年中国经济发展和房地产泡沫都有直接关系。

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经济衰退导致直接结果企业利润会直接减少,个人工资会减少,失业了甚至没工资,所以收入会减少。收入是要纳入,纳入就叫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就是累积,收入越高,高出部分要以一个更高的税率向国家上税,这意味着在累进税率之后,收入增长比较快的时候,税收增长比经济增长还要快。但是现在恰好是恶性的,经济衰退了,收入减少了,财政收入减少的幅度比经济衰退更加严重。

前两个路径导致的结果是财政支出在增加,后一个路径导致直接结果财政收入在减少,这一增一减不可避免要导致财政收支状况恶化,财政赤字增加,发行国债增加,财政危机的爆发,达到一定程度。所以我们说后来20105月份以希腊为发端的这样主权债务危机它实际上是世界性的,公共债务的余额或者主权债务的余额是一个存量余额,不得超过GDP60%,这个国家信用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现在最高是日本,这个指标日本将近230%,相当于警戒线的4倍。这里边大家关心,日本为什么没有主权债务危机,希腊倒有了?希腊这个指标比日本轻得多?这里边主要关键是债务主权结构。比如说日本的国债95%都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而希腊50%以上都是国债的投资者持有的,而且国外的投资者绝大部分是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证券公司。他投资希腊国家国债是为了投机、炒作,一有风吹草动有抛售,而日本是老百姓购买的,他是为了长期盈利。日本的国债绝大部分都是长期的国债,20年、25年、30年,到期和短期的债务占的比重很小,而希腊很多国债都是到期的或者是短期的债务,所以希腊率先爆发。总之后来2010年之后,以希腊为发端的西方世界普遍面临的主权债务危机或者财务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此前的金融危机,这是一个循环。

3.金融危机与自由主义

为什么有金融危机是有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出现之后,金融完全自由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的自由化如果说是一个生产关系或者是经济体制和制度层面上一个重要变化的话,那在技术层面重要变化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最早运用都是金融系统当中,金融高度自由化、虚拟化,达到一定程度就是泡沫化,所以说明什么?整个西方在三重危机恶性循环背景之下,整个发展模式迷失了,为什么这样讲?老自由主义不行有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不行才有了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不行了,什么主义可行?但是历史表明每次大衰退之后会有模式创新,30年代之后是凯恩斯主义盛行,70年代是新自由盛行,新自由衰退之后,你选择什么模式?如何实现这种模式?总体上看,在西方还找不出一个进一步需要推行的一种模式,所以我们叫做西方模式的迷失。换句话说这个结论是什么?结论告诉我们,中国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能走西方的道路。

(四)东亚模式和特色

首先我们注意到连世界银行都承认,二战以后具体说成上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东亚出现了一个整体的经济增长的奇迹,就叫做东亚奇迹。在分析东亚经济奇迹形成诸多原因的时候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因为东亚采取了独特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模式,简称东亚模式,这样一个判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东亚模式促成了东亚奇迹,或者反过来讲,东亚经济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东亚模式的作用。

首先我们就要看一看东亚模式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一般认为东亚模式特点有两个:政府主导出口导向。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东亚模式区别于欧美西方模式两个重要特征。在东亚两个特征之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特色,所以有一系列的国别特征。

最早东亚经济奇迹是出现在日本的,叫日本经济奇迹。日本它也是政府主导和出口导向型东亚模式的典型代表。回过头来看,日本这种体现着东亚模式基本特征的日本模式有功也有过,它的功是什么?功是促成了日本50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后7080年代,它在相当程度上也促成了日本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也保持了它经济增长的优势这是它的功。但是到90年代以后出现了什么呢?出现了到现在为止所谓的失去20年,经济长期萧条。所以日本模式有功,功在于5060年代,顶多是70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和后来的结构调整和优化,那是有功。它的过也同样非常明显,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也是日本模式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你会发现,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之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极为重要,改革我们学谁?我们最早开始学我们自己的港台,实际上真正向国外学习经济体制改革,学习谁?学的是日本。整个80年代,中日关系政治上也非常好,日本经济还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延续期,增长态势也非常好,保持明显对西方优势。

我们在对外经济关系,仅从外贸的关系上来看,对日本的依存度降低了三分之二,所以日本模式有功现在更多是它的过。所以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能再去学日本。继日本之后是“亚洲四小龙”,中国的香港、台湾加上韩国、新加坡。但是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我们能学这种台湾、香港、韩国和新加坡吗?而且它们也有问题,它们的问题集中表现在9798的金融危机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成功的地方,目前也有失败的地方,我们也不能走“亚洲四小龙”的道路。中国和印度在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当中所走的模式是不同的,中国基本上靠改革,尤其是靠开放。印度基本没有大幅度的开放,所以到底是印度模式好?还是中国模式好?我们可不可以借鉴一些印度模式来进一步作为我们深化改革的这样一个选择之一呢?而且西方媒体也积极推崇印度模式。大家很多人去印度,我去印度看了以后,我认为印度模式绝对不可取。我想说的是印度模式有它积极可取的地方,但是它与中国模式,至少从发展业绩和发展水平来看相距甚远,所以印度模式不可取。最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印度经济形势是非常糟的,一方面增长率降到了4%5%的低水平,另外一个通胀压力非常大,更重要的是货币大幅度的贬值。

现在国际社会有一种观点认为叫“金砖失色”,就是五大国,本来像南非、巴西就非常勉强,因为它增长率本来就不高,俄罗斯前两年靠着油价的急剧攀升,整个经济增长势头非常猛,现在和印度差不多,甚至比印度更糟。只有中国经济形势相对要好,可以说一枝独秀。我说这些,东亚模式也不可能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路径。

在整个东亚模式来讲,可能走这种中国特色的东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必然。这个必然怎么来讲?首先是西方迷失必然结论,同样也是东亚模式传承必然选择。只有中国模式独具特色,在这种情况之下,看到中国3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我前面印证过的,所以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这样一种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它有了它的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但是至少在目前来看,中国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是最重要的,你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模式的话,可能还有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中国这种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种改革的方向,其它国家是学不了,何况我们自身要改革,以往改革有问题,其它国家也看到。

五、如何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

怎么来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高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以开放促改革。

之后重点谈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三个方面,一个是放宽投资准入,第二是加快自贸区建设,第三是加大内陆沿海开放。要构建新型经济新体制要有七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妥善处理大国经济关系,合理调整对外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对外开放的格局,“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扩进口与稳出口并重,这是未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六、如何实现改革开放相互促进

最后我们还要处理好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过去的历史是什么?明确提高必须以开放促改革,过去历史经验怎么走过来?基本上是对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加入WTO,兑现承诺改革国内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同时现实选择也必须依靠扩大开放来促进深化改革,在过程当中,我们可能有几对重要的关系要妥善处理好,同时处理好关系基本取向是要实现四大转变。

第一,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我们这一次,你会发现经济体制改革它不是被动的要兑现什么什么承诺,是我们主动采取措施。

第二,从滞后于国际体制、国际规范这么一个状态,主动转到做一些超前的选择,来实现我们在整个全球经济大格局当中的一种体制创新。

第三,过去我们更多的是要顺应国际经济体制的大潮流、已有的要求和规范,现在我们更多的是要做什么?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我们进一步的改革当中,我们要一定程度上增强我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引领整体的国际经济体制的变革,这实际上我们已经体会到我们的变化了,满足中国利益来进行改革。

最后一个,下一步的改革已经不是局部改革。过去是局部,只要和WTO承诺相关你先改起来,现在有一个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一定是关乎全局的,所以这样一个变化一定是必须的,从局部到全局。

  Copyright 2012 Yangz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您是本站第
408905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