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图片
 
 权威解读
 
文字资料
视频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权威解读
权威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陈剑   2013-12-23

核心提示:详细介绍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主题全面、主线清晰、力度空前、重点明确、行动扎实的五大特点,重点阐释了在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部署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标准是什么,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等问题,并结合现实情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强调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释放微观基础经济的活力。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释放市场活力”。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五大特征

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五大特征,主题全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间有6次三中全会,这六个三中全会其实都是跟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讲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讲的是逐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性的内容,不仅包括经济的改革,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改革。

这次报告的主线清晰,侧重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六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重点明确,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

行动比较扎实,讲了很多根本任务,如何进行检查,如何进行评估等等。大体五个特征,这是总体的概念。

改革也有总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总目标和时间都做了明确的指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它也有具体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这次报告讲了深化改革要有系统的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习总书记专门讲了,当今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展的六个基本问题,报告不仅对这六个基本问题做出了回应,很重要的是还讲了如何完善基本的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就是要进行财税体制的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城乡差距很大,二元经济结构使得一方面农村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但是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面临很多问题,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缺陷,很多的农民工到了城里以后,与实际的城市人口相比还有很多方面的区别,有些人做了分析,以北京为例,至少存在60多个方面,没有北京户口的人,住在北京城里打工的人,跟有北京户口的人相比还是有区别的。另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也是新的提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大家都知道,这次专门在党中央层面成立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过去一直在呼吁,前天北京市委也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直接归北京市委管,所以这次这个决定,这是很重要的。另外,我们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是很重要的,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全球地位的提升,国家安全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这个国家安全包括外交、国防、恐怖主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像美国、俄罗斯都有国家安全委员会,不是过去理解的安全部,安全委员会更重要的是在国家这个层面,处理国际事务,保证中国的国家利益不受损害,涉及到外交、国防等一系列的事务。这是我们讲的报告的新意。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今天重点讲一下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这是有关市场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也是这次报告的重点,大家知道,中国搞市场经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已经踏踏实实地搞了30年,一开始思路并不是很清晰,按照小平同志的话说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对未来的道路越来越清晰,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要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邓小平对中国发展很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谈话精神的指引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又通过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两个决定都是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两个很重要的文件。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是这么描述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法,搞理论的人都感觉很有新意,这次提升到决定性作用,相对政府而言,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李克强总理上任之初说的“两个凡是”,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够做到的,交给社会。这涉及到政府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如何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就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因为大家也知道,关于市场和政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各个国家提了几百年,很长时间以来,自由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市场最重要的就是“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等等经济学家都认为背后“看不见的手”——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大的金融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进行国家干预,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调控,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或者说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就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者结合。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只手如何有序的使用,关键就是“看不见的手”在市场中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这只手在干什么呢?主要就是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我们建造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基本职责不是自己干多少事,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思路更加清晰了,政府管好自己的手,做应当去做的事。改革就是改革政府自己,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上的手,要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要严格限制政府权力,权力要有严格的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营必须严格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

第二个,我们要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这里面还有很大的问题,如何能够让市场参与的主体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如何把微观基础活力搞活,公报也说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做这好这项工作,政府的一项重要且基本工作,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平等竞争的法治的市场环境。这包括为国有企业、民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一切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法治市场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一句话,“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家可以看一看,关于非公有制这一块,过去叫补充部分,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基础,无论国有或民有,都回归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成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市场化企业。所以现在这种提法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应当回归到市场本位,一视同仁。

报告中提到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关键在于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方式,而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指令性计划,这是衡量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一个尺度。宏观调控的水平也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很重要的内容,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什么叫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即指政府在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主要包括价格、利息、汇率、税收、信贷等。此外,一些经济政策的运用,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一般慎用或少用行政手段。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间接调控,即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运行,即主要依赖利息、汇率、价格等经济手段,需要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从严格意义上分析,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只能是国务院有此权限,只能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省市及以下的行政机构没有宏观调控权。我们讲宏观调控,有的时候我们到一些省,到一些地区,我们要搞宏观调控,一听就有问题,没有这个权限,真没有,只有国务院才有,国家才可以进行宏观调控。我们政府与市场,重要的就是提升好的微观环境,同时要正确理解宏观调控。

三、加大政府自身改革的主要内容

下面重点讲一下如何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我们讲到一个最基本的理念“两个凡是”,核心就是放权让利,该市场做的让市场做,该社会做的让社会做,政府向市场放权让利,政府向社会放权,那些本应由社会承担的事务交由社会承担。比如说,到了年底,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个事情归谁管,工会组织应该发挥作用,本来是工会组织的事情,不是政府管的事情,工会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跟企业有一个契约,按时给发工资,那都是企业最基本的职责,你不给我按时发工资,违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当多的法律法规,但是我们现在很大的问题,这种社会组织的相对发展不顺畅。

以工会为例,在很多国家工会就是第三方,第三方就是一个资方与劳动者之间的平衡,第三方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但是在中国,中国工会就是政府,我们各级工会就是政府的一部分,政府需要招商引资,需要尽快推动经济实力的增长,这种情况下,往往更加关注投资者的利益,劳动者的利益有时候就淡化了,有矛盾的时候,就会更多的倾向于资方,所以资强劳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最主要特征,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尊重,是中国工会组织没有很好地扮演社会组织的作用。所以社会放权,怎么放,也是一个问题,但是可以很明确,这个工作不是政府做的事情,是工会的事情,工会一定要站在工人立场上,要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站在资方的角度,维护资方的合法权益,工人不满,把厂房机器砸了,那就是工人的问题,如果老板不给人家发工资,无故扣了人家的工资就是资方的问题,工会组织一定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不是把精力都关注在资方身上,或者完全关注在劳动者身上,都是错误的,不能助长不文明、违法的做法。所以这个界限要清楚,我们在这方面仍然面对巨大的挑战。

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字,减、放、管。

第一个“减”,首先是减政。通过减政,转变政府职能。大家知道,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有100多个部,改革开放以后,中央的机关极大的缩减,总体上是前进的,所以这次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28个部委减了三个,变成25个部委。现在的这种中央政府的架构基本到位,但仍然是过渡性的架构,仍然有调整的空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有些部位是可以考虑缩减的,比如我们的计生部门,按照我的理解,消失是必然的,后来他们给我点评,说你讲得很好,但是这句话伤了很多人的心,计生部门过去为什么需要呢?因为这是一种行政管理,千辛万苦的工作,有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办很多的学习班,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可行的,但是走到今天,在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计划生育早就变成了以服务为主的工作,更多的是提供服务,像这种机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是不是很需要?很需要,现在撤了也是合乎情理。总的来说,还有很多机构是可以考虑撤消一下了。第一个概念就是简政,三十多年来看,进步的轨迹非常明显。

第二是减少行政审批。有些确确实实是该减的,如何科学合理的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也是很复杂的问题,有的行政审批确实是有必要的,但是也存在相当多的行政审批是没有必要的。

第三是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政府不应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政府不应直接去组织融资和操办项目,政府不违法设立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市场经济实行“非禁即入”。过去搞GDP崇拜,经济至上,通过投资,通过相互竞争,特别有些地方政府相互竞争,严格说这里面很多是积极的,特别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很多有积极意义,推动经济的增长,但是这里面有时候方向不对带来的问题就很多了。比如说,我们很多的项目,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但有的项目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问题,环境的污染,资源的耗竭,在中国有几十个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通过资源的开发,使城市得到发展,但是资源面临枯竭的时候,后续的产能没有跟上,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第四是减少赋税。今年7月份国务院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大家欢欣鼓舞。减税能够带来市场的活力,这是里根经济学给我们的启示,当今中国的税收,要让企业有活力,就要减税,让企业有更多的积极性,是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我们现在搞,“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这个税制改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降低税赋的一方面。现在反四风也是有道理的,我觉得对餐饮业,特别对高档的餐饮业,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对人民的健康,对党风的好转,对公务员形象的提升都是有帮助的。

第二个“放”,政府向市场放权。对市场的尊重,包括对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尊重,按经济规律办事。政府向市场放权,其核心内容是放松管制。例如,放开贷款利率。

政府向社会放权。加拿大有很多的机构人很少,就是网上政府,网上政府非常大,公务员很少,就是权力跟责任相匹配的政府,大量的社会事务交给社会去承担,以加拿大为例,它的税收,很多税收通过协会组织,在网上把工作都做了,中国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多的工作通过网上去做,如何保证这项工作能够落实,我们长期以来社会组织有两方面的问题,有很多社会组织自身长期依赖政府,把自己变成二级政府,如果是地地道道的没有财政功能,经营很困难,如何通过购买服务来扶持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很尖锐的话题。

中央向地方放权,这次决定,要涉及相当多的关于中央向地方放权的力度,财权与事权怎么匹配的问题,中央政府是集权式的体制,很多事情是地方政府做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带来很多问题,特别县一级的政府压力巨大,上面各级政府很多的压力都集中在县级政府身上,他们的压力巨大,但是他们没有多大的财力,所以现在这里面,中央向地方放权,重要的是发挥地方的优势、地方的积极性,解决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增强地方自主权。

第三个是“管”,最重要的就是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我们前面说了重点是为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应当在社会监督之下,改善政府自身的管理,杜绝贪污和浪费,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方面的工作谈这么多,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12 Yangz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扬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您是本站第
4089030
位访问者